-
卫人迎新妇 编辑
《卫人迎新妇》是一篇散文,出自西汉文学家刘向编的《战国策》。
作品名称:卫人迎新妇
创作年代:西汉
作品出处:《战国策》
文学体裁:散文
编者:刘向
卫人迎新妇,妇上车,问:“骖马,谁马也?”御曰:“借之。”新妇谓仆曰:“拊骖,无笞服!”车至门,扶,教送母:“灭灶,将失火。”入室,见臼,曰:“徙之牖下,妨往来者。”主人笑之。
此三言者,皆要言也,然而不免为笑者,蚤晚之时失也。
【出处】
此文为典故,出自《战国策·宋卫策》
【注释】
(1)卫:国名。
(2)新妇:新娘。
(3)御:名词,车夫。
(4)拊(fu):敲,打。
(5)笞(chi):用竹板、荆条打。
(6) 蚤:通“早”
(7) 妨:阻挡
【译文】
卫国有人迎娶新娘,新娘上车后,就问:“两边拉套的马是谁家的马?”车夫说:“借来的。”新娘对仆人说:“鞭打两边拉套的马,中间驾辕的马也跑,可以免受鞭打之苦。”车到了新郎家门口,扶新娘下车时,她又对送新娘的老妇说:“把灶火灭了,以防失火。”
进了新房,看见舂米的左臼,说:“把它搬到窗户下面,免得妨碍室内往来的人。”主人觉得她可笑。
新娘这几次说的话,都是切中要害的话,然而不免被人笑话,这是因为新娘刚过门,就说这些,失之过早了。
新媳妇话虽要紧,但她只是一个正在过门的新人,根本没有对他人指手画脚、处处逞能的资格,也没有指点他人的话语权。所以她说的话不仅别人不听,而且会遭到人们的耻笑。话不择时、不合时宜,就会显得肤浅、幼稚和不稳重。话从口出,但口是由大脑来控制的。话不择时的根本原因是个性中的逞能、虚荣和对人情的无知造成的。所以我们切忌说话脱口而出,在说话之前一定要仔细考量一番,免得引起他人的反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