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庭 编辑
内庭,经穴名。出自《灵枢·本输》。别名内廷。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足背,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有足背静脉网,布有足背内侧皮神经的趾背神经。主治齿痛、咽喉肿痛、鼻衄、热病、吐酸、腹泻、痢疾、便秘、足背肿痛、跖趾关节痛。直刺或斜刺0.5-0.8寸。
中文名:内庭穴
隶属经络:足阳明胃经
特殊主治:荥穴
主要配伍:配合谷,清泻邪热,治牙龈肿痛
五行属性:水
出处:《灵枢·本输》
主治:齿痛、咽喉肿病、热病
操作:直刺或斜刺0.5~0.8寸
足背第2、第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和趾腱膜。分布有足底内侧神经的趾足底总神经,有足背静脉网;布有腓浅神经足背支。
①齿痛、咽喉肿痛、鼻衄等五官热性病证。
②热病。
③吐酸、腹泻、痢疾、便秘等肠胃病证。
④足背肿痛,跖趾关节痛。
直刺或斜刺0.5~0.8寸。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齿龈炎、扁桃体炎、趾跖关节痛等。配合谷主治牙龈肿痛; 配太冲、曲池、大椎等主治热病。
1. 牙痛、扁桃体炎:内庭、合谷。
2. 口歪:内庭、地仓、颊车。
3. 热证:内庭、太冲、曲池、大椎。
4. 胫痛不可屈伸:内庭、环跳。
5. 厥逆:内庭、章门。
6. 小腹胀:内庭、临泣。
7. 睛痛:内庭、上星。
清降胃火、通涤腑气。
歌曰
内庭次趾外,本属足阳明,能治四肢厥,喜静恶闻声,瘾疹咽喉疼,数欠及牙疼,疟疾不能食,针着便惺惺。
《灵枢·本输》:“次指外间也。”
《医学入门》:“足次指、三指歧骨陷中。”
《针方六集》:“两歧骨后三分。”
《针灸集成》:“脚丫纹尽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