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众 编辑

中药材

贯众贯众

贯众,中药名。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i的根茎及叶柄残基。具有杀虫;清热;解毒;血止血之功效。用于风热感冒;温热癍疹;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崩漏;血痢;带下及钩、蛔、绦虫等肠寄生虫病。

基本信息

编辑

别名:绵马鳞毛蕨、贯节、贯渠

界:植物界

门:蕨类植物门

纲:薄囊蕨纲

目:水龙骨目

科:鳞毛蕨科

属:鳞毛蕨属

种:贯众

分布区域:黑龙江、吉林、辽宁

中文学名:贯众

采收时间:秋季采收

用量:5~15g

毒性:有毒

生理特性

编辑

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根茎粗壮,斜生,有较多坚硬的叶柄残基及黑色细根,密被深褐色、长披针形的大鳞片。叶簇生于根茎顶端;叶柄长10~25cm,基部以上直达叶轴密生棕色条形至钻形狭鳞片,叶片草质,倒披针形,长60~100cm,中部稍上处宽20~25cm,二回羽状全裂或深裂;羽片无柄,裂片密接,长圆形,圆头或圆截头,近全缘或先端有钝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侧脉羽状分叉。孢子叶与营养叶同形,孢子囊群着生于叶中部以上的羽片上,生于叶背小脉中部以下,囊群盖肾形或圆肾形,棕色。

产地

编辑

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

入药部位

编辑

植物的根茎及叶柄残基。

炮制方法

编辑

1、贯众:用清水稍浸,取出,早晚各洒水一次,润软,切片,晒干。

2、 贯众炭:取净贯众片置锅内,依清炒法(不加辅料的炒法称为清炒法。)炒至焦黑色为度,喷洒清水,放凉。

性味

编辑

苦、涩,寒。

归经

编辑

归肝、胃经。

功效

编辑

杀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主治

编辑

用于风热感冒;温热癍疹;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崩漏;血痢;带下及钩、蛔、绦虫等肠寄生虫病。

 

相关配伍

编辑

1、鼻衄不止:贯众根末,水服一钱。(《普济方》)

2、女人血崩:贯众半两,煎酒服之,立止。(《集简方》)

3、漆疮作痒:油调贯众末,涂之。(《千金方》)

4、血痢不止:凤尾草根(即贯众)五钱,煎酒服。陈解元吉言所传。(《集简方》)

5、便毒肿痛:贯众,酒服二钱,良。(《多能鄙事》)

用法用量

编辑

煎服,5~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涂。

禁忌

编辑

阴虚内热及脾胃虚寒者不宜,孕妇慎用。

相关论述

编辑

1、《本经》:腹中邪热气,诸毒,杀三虫。

2、《别录》:去寸白,破症瘕,除头风,止金疮。

3、《本草纲目》:治下血崩中带下,产后血气胀痛,斑疹毒,漆毒,骨哽。解猪病。

下一篇 防风

上一篇 预防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