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家 编辑
《田家》是宋代诗人陈师道创作的作品,这首诗主要从徭役的角度反映了农民的悲惨遭遇。开头两句,用农村常见的鸡呜狗叫点明田家日常的生活规律。三、四句一转,说秋天以来官家逼着田家服劳役,日常的生活规律被打破了。全诗的语言通俗易懂,读来明白如话。
作品名称:田家
创作年代:北宋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作者:陈师道
田家
鸡鸣人当行,犬鸣人当归。
秋来公事急①,出处不待时②。
昨夜三尺雨,灶下已生泥。
人言田家乐,尔苦人得知③。
词句注释
①公事:指为公家(官府)服徭役。
②不待时:不按时。
③尔:你,你们,指田家。
白话译文
凌晨鸡呜时人当出行,秋来官家劳役逼得急。
昨夜大雨积水达三尺,人们常说田家生活乐。
日落犬吠时人当回归,不分白天黑夜不定时。
锅灶底下淤积一层泥,田家苦难你们哪得知。
在封建社会里,赋税和徭役是地主阶级政权残酷剥削农民的两种基本形式。诗人作首诗揭露繁重的劳役给农民带来的痛苦。
文学赏析
这首诗在主题上没有逸出元、白“新乐府诗”范围,也是为农民的悲惨生活状况呼吁。由于陈师道的生活比较接近人民,他对于农民生活的描写更具有震撼力。“鸡鸣人当行,犬鸣人当归”看似写农村习俗。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鸡呜动身;归来惊动村里的看家狗。这似乎是一幅农村风俗画。然而两个“当”字点题了:本当应当这样,可是由于最近“公事”催促太急,农民已经不能按时出入了。
“昨夜三尺雨.灶下已生泥”中的“三尺”是夸张,形容雨特别大。农民种庄稼有两怕,一怕干旱,二怕洪涝。“三尺雨”属于特大暴雨,足以引发一场洪水。诗中没有写洪水肆虐,却抓住生活的一个细节:烧饭用的灶,下面聚集着淤泥一一完全损坏了。屋漏冲倒了灶台,洪水卷来了泥沙。诗人没有说明,但已经暗示灾害十分严重。这一家人不能够对付灾荒。他们家的粮食可能没有剩余,他们无法修复被雨水毁坏的房子。“人言田家乐。尔苦人得知。”诗人用这两句作了回答。不了解农民疾苦的官员眼中总有一幅“田家乐”的幻象,而农家的重重苦难却没人知道。
名家点评
中诗报江苏诗人工作室副主编王根林《宋诗鉴赏辞典 新1版》:全诗无一僻字,接近口语.但读来并不感到平淡无味,而具有一种真朴自然的韵致。宋诗中不乏以徭役为题材之作.大都是正面铺叙农民在繁重的劳役中所受的苦难。此诗则另辟蹊径,以当役人的早出晚归及家中情形之狼藉这两个侧面来表现,体现了作者艺术上的创新精神。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