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赡 编辑

南唐分宁县令

黄赡(904—975),字发生,出生在浙江金华,定居江西修水。南唐黄玘之长子,北宋大文豪黄庭坚的五世祖,双井黄氏二世祖。

以策干优进士,被南唐开国皇帝李昪任命为著作郎,知洪州分宁。分宁山川秀丽,景色民风宜人,他在升元三年(939年)将父亲黄玘迎来奉养。致仕后,定居修水。

基本信息

编辑

本名:黄赡

字:发生

所处时代:南唐

出生地:浙江金华

出生日期:904年

逝世日期:975年

人物生平

编辑

黄赡,904年生于浙江金华。据《诗祖堂翰溪廷元公支谱》记载,他父亲因喜欢杜甫《春夜喜雨》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给他取字为发生。寄予他:好儿知子职,赡墨乃发生。他以进献策论文给南唐皇帝李昪,策论优等,被赐进士。先后任著作佐郎、著作郎,知分宁。致仕后,定居修水。娶妻刘氏,诰封分宁县君。生前留下遗训:乱于野,平于市。

任上迁居

编辑

在分宁知县任上,他认为修水是避兵祸、宜繁衍的好家园,便把父母双亲以及弟弟黄贻和黄赋及家眷一齐接到了修水落户,一同前来的还有伯父黄珌、黄瑕、黄璞等父辈。双井5世黄注在《致族侄晦甫书》中曾写道:唐季叛乱,思避兵难,乃携书持室来分宁。作为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家族,目的就是为了保全身家,发展家族,努力躬耕,力求学优仕进。不久,黄赋遂试中南唐武探花;黄赡子元绩和黄赋子元迈则分别于961年和962年考中进士。 黄赋被南唐主封赠为忠福王。双井36世太华诗云:南唐著作治分宁,百姓安居把父迎。五代书香衰盛点,肇基文脉最关情。

从政有声

编辑

他以远祖黄霸为榜样,恪守官职,从政重德,为民服务,为国分忧。当时,他来分宁就任时,分宁之境犹有寇氛,分宁之人,疲于奔命。分宁之地,楚地,马楚和南唐交界之山区,盗贼甚多,民不堪其挠。黄赡就任后,尊重民风习俗,果断平定多方,爱民造士,布德推恩,使两地民不得相侵陵,水旱相移食。时人赞道:(公)勤政爱民,无兵戈之忧,莫如分宁。一时都人士,咸啧啧曰:颍川太守(西汉黄霸)今复生焉。待任满致仕,父老子弟攀辕不忍去。(摘自《双井世家》)

致仕教孙

编辑

55岁的黄赡,致仕后,子承父业,私塾教孙。他逝世时,孙辈都未成年,黄中孚15岁,黄中理12岁,黄中顺9岁,黄中雅1岁。而黄元绩公在京城工作,黄元吉正值34岁壮年,承担家族的经济重任,外出经商的时间较多,双井3世教育子辈的时间也相对不足。他和父亲黄玘一样,甘心补台,为子分忧。黄赡和他的父亲用心从事隔代教育,这是修水黄氏快速崛起的关键所在。双井4世,虽然没有进士产生,但举人秀才不少,黄中理受其教导颇深。(摘自《浙江家谱文化》2019年12月第3期”修水双井黄氏四十八进士盛象探究“一文)

人物关系

编辑

高祖父:黄保义(796—不详)

曾祖父:黄荣(829—925)

祖父:黄浩(855—不详)、伯祖父:黄洪

父亲:黄玘(882—960);伯(叔)父:黄琛、黄璞、黄珍、黄琬;堂伯(叔)父:黄珌、黄瑕、黄瑶

兄弟:黄贻(906-957)、黄赋(908-948)

儿子:黄元绩(933-1003)、黄元吉、黄元泰、黄元迈、黄元思

孙子:黄中理、黄中雅、黄中顺、黄中孚、黄中凂、黄中宴

曾孙:黄沔、黄滋、黄湜、黄淳、黄涣、黄灏、黄浃、黄注、黄渭、黄浚等。

玄孙:黄昭、黄襄、黄庶、黄廉、黄羽、黄昉、黄育、黄尹、黄庠、黄雍、黄序、黄宽、黄向、黄康、黄廓、黄度、黄廙、黄齐、黄方、黄奇等

来孙:黄大临、黄庭坚、黄叔献、黄叔达、黄苍舒、黄仲熊、黄叔豹、黄叔夏、黄叔向、黄叔敖等

下一篇 黄元吉

上一篇 黄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