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观 编辑
道德观是道德意识和道德水平的统一体,集中表现为个人处理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的准则。人的道德观都以个人利益在其行为中所占的地位为核心。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即道德意识和道德活动。道德意识包括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理想等。道德活动包括道德行为、道德评价、道德修养等。无论是道德意识还是道德实践,都集中体现在道德原则、准则、规范和范畴之中,涉及人的全部行动。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道德原则。在我们的社会里,人们的道德准则基本上有四个层次:(一)自私自利的境界。这是一种不道德的境界。(二)公私兼顾的境界。是一种道德水平的中间状态。(三)先公后私境界。是初步树立了集体主义道德的境界。(四)大公无私的境界。一种最高尚的道德境界。
那么,道德观就是你对这种意识形态规则的认识和立场。举例来说明,婚前性生活是不道德的,这就表明了他对性持有的道德观;而有人认为婚前性生活并非不道德,那么他就与前者的道德观不同。
总的来说,道德是社会群体的共识,道德观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是稳定的,“主流道德观”是社会秩序的一个基础。
传统道德指其精华和糟粕并存,天下为公的道德理想,忠恕之道的道德原则,中庸之道的道德规范。中国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内涵,把握其历史性与时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思想性与实践性的特征,体现新世纪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内容和标准。在不同的领域,会产生相关的下位道德观,如,人口道德观,生态道德观 ,金融职业道德观 ,“英雄”道德观等。
道德观
道德观
儒家注重人格气节,提倡仁义礼智的人格价值,认为人格气节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兴衰存亡,把仁义道德、礼仪廉耻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要求人们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忠恕之道的人际和谐思想是传统道德中人际关系的心理和行为原则。仁者爱人,和为贵,忠恕之道千百年来为统治者和老百姓所推崇。忠恕之道就是善待别人之道,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人与人也要和谐相处。
道德观
“内圣”就是通过自省、自讼、内省等修养方法,达到圣人所具有或应有的品格。“外王”既是一种经世原则和政治理想,也是一种应世原则和人生理想。“自省”就是孔子所说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即看见贤德的人应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要反省自己,不重蹈覆辙。讼是责备,“自讼”是自己责备自己,即自我批评。“内省”是向内反问,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有不对的地方。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指的就是“内省”。孔子强调“内省”,孟子进而强调向内用功夫,要求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以恢复、保持和扩充自己先天的善性。他认为只要人们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诚心诚意的自我修养,就可以产生一种“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
推己及人道德观
“推己及人”是出自《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高度概括,凸显了孔子关于“仁”的道德观,被后人推崇成为中华民族极为纯粹和基本的道德品质。在我们这个时代,这一道德观可以肤浅地理解为,凡事要站在别人的角度想想,换位思考,时时处处想到“我所要的,也是他所要的;我所不要的,也是他所不要的。”是我们现代人必须遵守的道德底线和行为准则。
很早以前,我们的先贤就把“推己及人”作为了自己的行仁之道。东晋时期,有位“庾亮”大臣骑的马很暴躁,有人向他建议把它卖掉,免得伤害到自己。但“庾亮”拒不售马,他说:“我卖它就会有人买它,那样也会伤害它的新主人,难道因为这匹马对自己不安全,就可以嫁祸他人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同样主张在待人处事上也要推己及人,这种尊老爱幼的优良品德一直传承到如今被奉棒!
但是,如今许多人却缺失了“推己及人”的基本道德理念,地沟油、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塑化剂等等泛滥于市场。正因为这些制造者没有反省“己所不欲,为何还要‘施于人’”的损人害己行为,最终因守不住道德底线而“自食苦果”。
然而,我们要真正践行“推己及人”, 仅仅立足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事态度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首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只有当自己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才能达到“推己及人”的最高品德境界,才能不会因自己的不良爱好和欲望而错酿成 “好心成坏事”的窘涩境地。正如孟子所云:“取人为善,与人为善。”“知此则识大量大,不知此则识小量小。”只有当我们站得“正”,做得“正”时,“推己及人”就能成为我们一切社会公德的基础,成为全人类普遍遵行的道德准则,我们的社会也因此而和谐、美好!(袁孝冲)
美国道德观
美国人的道德观
另外一个为美国人所尊崇的美德为坚忍。
同情心,是美国的道德之最。圣经中的撒玛利亚人的故事,描述一个流露同情心的人。在这个撒玛利亚人出发去某城市的途中,看到一个可怜的旅客躺在路旁。这旅客被鞭打、抢劫,这位仁慈的撒玛利亚人非但没有视而不见,反而停下来帮助这位有需要的人。同情心还可以变成一个正面循环,在一九九二年的秋天,爱荷华州的居民将好几辆卡车的水送到受飓风侵袭的佛罗里达州;而就在第二年夏天,当中西部闹水灾的时候,佛州人便投挑报李。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用较不醒目的方式回报人们向他们表达的善意。
社会主义道德观
道德观
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提出“五爱”公德和20字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社会主义荣辱观,吸纳了“五爱”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又作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新阐发。从“五爱”公德和“五爱”进宪法,到20字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再到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国社会主义道德观认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道德观
荣辱是人们自我评价时产生的自尊或自愧的心理体验,是社会对人们思想行为褒奖或贬斥的评价。“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借鉴和弘扬了民族道德与世界道德的优良传统,把褒与贬、倡导与抵制有机结合在一起,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是褒奖性与贬斥性的统一。
道德作为调节公民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行为准则的功能。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荣辱观,从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实际出发,明确了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既具有思想性,又具有实践性,是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是指用来指导个人行为的原则或规则。个人道德观正确与否及其水平的高低,必然会影响企业营销策略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及营销策略道德水准的高低。
社会道德观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无形的巨大力量。道德增值,人人自爱,社会和睦;道德贬值,良知泯灭,必生祸乱。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四有”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而“有理想、有道德”又规定了它的性质和方向。离开崇高思想道德,“无德不能怀远”(不能坚持远大理想),无德不能真正具有高度的文化修养,无德不可能有高度度的纪律。
全球气候道德观
全球气候道德观
对于大自然的态度也一样,过去人们把大气、能源和资源等均视为“奴隶”,任意攫取,无度挥霍,在追求“高质量生活”的同时破坏着自己的家园。现在终究遭到报复,冰川融化、河流污染、飓风四起、阴霾遮天、海啸吞命……但科学地认识到其根源是一种进步,而把呵护气候、保卫家园在道德层面予以认同,则是了不起的进步。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