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店街道 编辑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下辖街道

粥店街道粥店街道

粥店街道,隶属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地处岱岳区区政中心,东与泰山区财街道、泰前街道相邻,南与泰山区徐家楼街道接壤,西接天平街道、道朗镇、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北靠泰山,总面积96平方千米。2011年末,粥店街道辖区总人口11.89万人。

1985年5月,属泰山区。1999年6月,划归郊区。2000年4月,改为粥店街道,属岱岳区。 截至2020年6月,粥店街道辖19个社区、11个行政村, 街道办事处驻粥店社区。

2011年,粥店街道财政收入2.65亿元,比上年增长36.9%。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2亿元,增值税0.1亿元,企业所得税0.2亿元。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粥店街道

行政区划代码:370911001000

行政区类别:街道

所属地区: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

地理位置:岱岳区区政中心

面积:96 km²

下辖地区:19个社区、11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粥店社区

电话区号:0538

邮政编码:271021

著名景点:通西桥、崇兴寺、大佛寺、下旺清真寺

车牌代码:鲁J

人口:11.89万人(2011年)

历史沿革

编辑

明时,境域属济南府泰安州。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属泰安县。

民国元年(1912年),属泰安县乐利区。

民国九年(1920年),属二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属十区。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分属六、七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属龙山区、黄山区。

1950年,属十一、十三区。

1954年,属十四区。

1955年,属六郎坟区,旋区治迁至粥店村,遂改为粥店区。

1958年,设立粥店乡。

1960年1月,分属泰山、道朗公社。

1962年,改为粥店公社。

1984年4月,改为粥店办事处。

1985年5月,属泰山区。

1999年6月,划归郊区。

2000年4月,改为粥店街道,属岱岳区。

行政区划

编辑

2011年末,粥店街道辖粥店、司家庄、曹家村、堰东、堰北、过驾院、老王府、枣行、高王寺、大佛寺、杜家庄、常家庄12个居民委员会,大河、马湾、李家庄、六郎坟、上旺、堰西、小堰堤、下旺、廿里埠、董家庄、大官庄、小官庄、石腊、黄草岭、大辛庄、小辛庄、后陡、南麻套、曹家庄19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0年6月,粥店街道辖19个社区、11个行政村, 街道办事处驻粥店社区。

粥店街道区划详情

高王寺社区

小堰堤社区

曹家村社区

杜家庄社区

六郎坟社区

常家庄社区

枣行社区

老王府社区

司家庄社区

大佛寺社区

堰北社区

堰西社区

粥店社区

石分社区

上旺社区

过驾院社区

堰东社区

马湾社区

李家庄社区

廿里埠村

大官村

小官村

大辛村

马套村

下旺村

董家庄村

黄草岭村

小辛庄村

后陡山村

曹家庄村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粥店街道地处岱岳区区政中心,东与泰山区财源街道、泰前街道相邻,南与泰山区徐家楼街道接壤,西接天平街道、道朗镇、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北靠泰山,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6.4千米,总面积96平方千米。其中陆地91.8平方千米,占95.63%;水域4.2平方千米,占4.37%。

粥店街道

人口

编辑

2011年末,粥店街道辖区总人口11.89万人,其中男性6.42万人,占54%;女性5.47万人,占46%;14岁以下18548人,占15.6%;15~64岁7.43万人,占62.5%;65岁以上26039人,占21.9%。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1.32万人,占95.18%;少数民族有回族5730人,占4.82%,彝族1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5.1‰,人口死亡率1.8‰,人口自然增长率3.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213人。

粥店街道地形图及卫星地图

经济

编辑

综述

2011年,粥店街道财政收入2.65亿元,比上年增长36.9%。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2亿元,增值税0.1亿元,企业所得税0.2亿元。

农业

2011年,粥店街道有耕地面积7860亩,人均0.07亩。

2011年,粥店街道农业总产值达7500万元,比上年增长5%,农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

2011年,粥店街道生产粮食2370吨,其中小麦1178吨,玉米1192吨。主要经济作物为果树、蔬菜等。果树种植面积2100亩,产量1407吨;蔬菜种植面积86亩,产量260吨;茶叶种植面积120亩,产量0.75吨。

粥店街道的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0.59万头,年末存栏0.35万头;牛饲养量0.5万头,年末存栏0.32万头;羊饲养量0.53万只,年末存栏0.4万只;家禽饲养量10.84万羽。养鱼120亩,年末出产淡水产品30吨。

工业

粥店街道的工业以服务业、金融证券、电子商务、电子信息技术、农产品加工为主,2011年,工业生产总值达26.2亿元,比上年增长20%,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5.7%。工业企业896家,职工15000人;实现产业增加值20亿元,比上年增长15%。有省优产品2个。

商业

2011年末,粥店街道有商业网点5600家,职工11000人。有6条商业街。

2011年,粥店街道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57亿元,比上年增长29.9%;服务业销售收入172亿元,比上年增长50%,服务业的税收比重达63.3%。

2011年末,粥店街道有外贸产品生产企业2家,出口总额0.6亿美元,主要产品有各种调味料、各种电容蔽极式及吊扇马达,销往日本、美国、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

金融

2011年末,粥店街道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22.8亿元,比上年增长15%;各项贷款余额17.2亿元,比上年增长13%。

社会事业

编辑

文化事业

2011年末,粥店街道有文化站1个,文化活动中心29个,各类文化专业户312户,各类图书室23个,藏书18万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人员128人。民间故事队9个,业余体育队28个。

教育事业

2011年末,粥店街道有幼儿园24所,在园幼儿2168人,专任教师298人;小学9所,在校生2920人,专任教师180人,初中1所,在校生1320人,专任教师101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有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泰小学院2所普通高校;山东交通运输学校1所中等专业学校;泰安一中西校、长城中学、英雄山中学3所高中。

2011年,粥店街道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2149.2万元,比上年增长62.38%。

科技事业

2011年末,粥店街道有市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各类科技人才358人。承担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五十余项,国家”863”计划项目三项。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粥店街道有泰安市肿瘤防治医院,泰安市中心医院分院(职防院),泰安市第二人民医院三大医疗机构;病床940张。小型医院7个。办事处卫生院下设32个社区卫生室,拥有床位42张,在编医疗人员38人。另外辖区内有个体医疗站(所)70多个。

体育事业

2011年末,粥店街道有学校体育场7个,29个村(居)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8%。

社会保障

2011年,粥店街道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24户,人数733人,支出162万元,比上年增长14%,月人均180元,比上年增长30%;医疗救助18人次,共支出37万元,比上年增长16%。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61户,人数998人,支出108万元,比上年增长18%,月人均91元,比上年增长17%。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14人,抚恤事业费支出85万元,比上年增长14%。敬老院1处,床位29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25人。社区服务中心13个。慈善协会1个,慈善联络站29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23万余元,使993人(次)困难群众受益。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5400万元,比上年增长23%,基金支出5400万元,比上年增长23%。

2011年,粥店街道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2万人,参保率95%。

广播电视

1964年10月,粥店街道建立公社广播站,后改为广播电视站。

2011年末,粥店街道共有线电视用户3.2万户,入户率88%。

历史文化

编辑

名称来历

粥店街道因办事处驻粥店社区,故得名。

粥店街道街景

风景名胜

编辑

七圣堂

民国重修碑民国重修碑

七圣堂位于过驾院村。创建年代不详,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村人张检等重修,泰安学者萧儒林为撰碑。民国时又曾重修。堂座北朝南三间,东西长10米,南北宽6米,顶高5.5米,檐高3米。院内乾隆、民国重修碑尚存。

通西桥

通西桥位于粥店社区西,始建于明代。清雍正年间村人姜桂松捐金施工重修。大桥东西走向,全长72米(不包括两边引桥),共17孔,每孔由5块巨石砌成。巨石短的长3.8米,长的长5米,均宽0.60米,厚0.40米。桥东有清代重修碑多方。

崇兴寺

崇兴寺崇兴寺

崇兴寺位于境内堰堤村。创建年代不详,清代曾重修。寺院座北朝南,占地东西9.52米,南北7.96米。寺四柱三间两架梁,寺前出厦133厘米,墙厚40.5厘米,门前有两柱,墙内各有一柱。厦东西头有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重修碑各一通。1957年被定为县级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下旺清真寺

下旺清真寺位于境内下旺村。创建年代不详,经明朝天启、清朝雍正、道光、同治、光绪年间历次重修。寺院坐西朝东,南北各有讲堂,西有东西排列的后窑殿、主寺、前卷棚。砖木结构。主寺为正殿,东西宽10米,南北长19米,高10米,清真寺总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并保存有清代碑刻十通。1980年、1996年两次局部维修,现保存完好。有阿訇驻寺。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佛寺

大佛寺位于境内大佛寺村。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文革”时期遭到破坏。现遗存大殿主体,东西长16.2米、南北宽8米,面积129.6平方米,高约8米,砖石木结构。大殿内原供铜铸“丈八佛”,已毁。仅存康熙年间赵国麟所撰建寺碑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槐

粥店村古槐位于粥店村中央,据传古槐植于宋代。今树高8米,树冠10米,围长2.20米。树下有古石碾,立碑镌隶书“槐碾”二字,寓怀念之意。

大官庄村古槐位于境内大官庄村西南。据传古槐植于明末清初,今树高6米,树冠11米,围长3.80米,树枝用石柱顶着,树干上部用铁匝保护,长势旺盛。

著名人物

编辑

历史名人宋焘(1571~1614年),字岱倪,别号绎田,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进士。泰安粥店村人。先任庶吉士,寻改御史,巡按江南,兼督学政。

烈士吕士隆(1909~1938年),字道宏,泰安县城西李家庄人。民国十八年(1929年)考入省立高级中学,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考入北平私立中国大学政治系,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任莘县县长。被范筑先誉为“抗日模范县长”。1938年11月19日,聊城沦陷,被日伪军暴徒杀害。

荣誉称号

编辑

粥店街道为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旅游强乡镇。

2020年7月29日,粥店街道入选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命名名单。

2021年6月,粥店街道党工委被授予“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下一篇 青云街道

上一篇 岱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