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庙街道 编辑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下辖街道

岱庙街道岱庙街道

岱庙街道,隶属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地处泰山区中部,东与上高街道接壤,南与徐家楼街道相邻,西以奈河为界与财街道相望,北与泰前街道毗邻,总面积9.01平方千米。2011年末,岱庙街道辖区总人口14.3万人。

1958年9月,属泰安县泰山公社。1982年3月,析泰山公社,分置财源办事处、岱庙办事处、泰前办事处。1985年11月,改设岱庙街道。 截至2020年6月,岱庙街道辖19个社区、1个行政村, 街道办事处驻迎暄大街。

2011年,岱庙街道地方财政收入4.5亿元。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岱庙街道

行政区划代码:70902001000

行政区类别:街道

所属地区: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

地理位置:泰山区中部

面积:9.01 km²

下辖地区:19个社区、1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迎暄大街

电话区号:0538

邮政编码:271000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鲁J

人口:14.3万人(2011年)

历史沿革

编辑

清末,境域属泰安县城厢。

民国元年(1912年)后,属泰安县城区。

1949年,属泰安县城关区。

1954年,属泰安县第一区。

1955年,属泰安县城关区。

1958年9月,属泰安县泰山公社。

1982年3月,析泰山公社,分置财源办事处、岱庙办事处、泰前办事处。

1985年11月,改设岱庙街道。

行政区划

编辑

2011年末,岱庙街道辖南关、三友、五马、金星、灌庄、市场、岱东、岱西、北关、洼子、通天、元宝、迎暄、北新、升平、花园、迎春、东湖、丽景19个居民委员会,东关1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0年6月,岱庙街道辖19个社区、1个行政村, 街道办事处驻迎暄大街。

岱庙街道区划详情

花园社区

岱东街社区

南关社区

升平街社区

洼子街社区

灌庄社区

迎暄社区

通天街社区

北关街社区

金星社区

五马社区

迎春社区

丽景社区

三友社区

市场街社区

岱西街社区

元宝街社区

东湖社区

北新街社区

东关村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岱庙街道地处泰山区中部,东与上高街道接壤,南与徐家楼街道相邻,西以奈河为界与财源街道相望,北与泰前街道毗邻,辖区东西最大距离3.78千米,南北最大距离4.59千米,总面积9.01平方千米。

岱庙街道

地形地貌

岱庙街道地处泰山南麓平原地带,地势北高南低。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冷热适中。春季干燥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多年平均气温12.8℃。年平均降水量624毫米。

岱庙街道卫星地图岱庙街道卫星地图

水文

岱庙街道境内河道属大汶河流域。主要河道有奈河、梳洗河等。

人口

编辑

2010年,岱庙街道总人口135165人。

2011年末,岱庙街道辖区总人口14.3万人,以汉族为主。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4896人。

经济

编辑

综述

2011年,岱庙街道地方财政收入4.5亿元。

工业

岱庙街道的工业初步形成了以汽车配件、食品加工、机械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工业总产值1985年为6.5亿元,2011年达到111.4亿元。

2011年,岱庙街道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家,职工220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33.42亿元,比上年增长15%。

商业

2011年末,岱庙街道有商业网点66个,从业人员4144人。

2011年,岱庙街道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23.9亿元,规划建设了服务业发展六大片区。

社会事业

编辑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岱庙街道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21个,藏书80000册;村(社区)档案室20处,建筑面积460平方米;村(社区)文化大院20处。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岱庙街道有幼儿园20所,在园幼儿2881人,专任教师279人;小学5所,在校生3514人,专任教师16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科技事业

2011年末,岱庙街道专利申请量226件。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岱庙街道有村(社区)卫生服务站19处,卫生人员131人。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均为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239人,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岱庙街道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649户,人数3710人,支出825.9万元,月人均185.5元。

历史文化

编辑

名称来历

岱庙街道因境内岱庙而得名。

民间艺术

岱庙街道的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剪纸、扎彩灯、泰山皮影戏、秧歌、腰鼓、泰山木刻画、铁艺技术等。

风景名胜

编辑

岱庙

岱庙岱庙

岱庙又名东岳庙、泰岳庙、岱岳庙,俗称泰庙,为道教神府,是历代帝王封禅和祭祀泰山的地方,是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在泰山寺庙建筑中规格最高。岱庙南北长405.7米,东西宽236.7米,呈长方形,总面积为9.6万平方米。庙内有古建筑和仿古建筑186间,碑碣184块,汉画像石48块,古桧、侧柏212株。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遥参亭为岱庙前庭,凡古代帝王有事于岱宗,必先至此进行简单参拜,而后入庙祭神,所以又被称为“草参亭”。亭前有石坊,额书“遥参亭”。两侧铁狮对峙,旗杆高竖。亭后是岱庙坊,又名玲珑坊。为清康熙年间山东布政使施天裔重修岱庙时创建,并撰书楹联:“峻极于天,赞化体元生万物;帝出乎震,赫声濯灵镇东方。”岱庙共有八门,南向五门,即中为正阳,两侧为掖门;掖门两侧,东为仰高,西为见大。东门名东华,又称青阳;西门名西华,又称素景;北门名厚载,又称鲁瞻。正阳门内迎面是配天门,穿堂式,筑于石砌高台上。门上悬当代书法家舒同书额,门两侧有碑碣21块。东侧有《宣和重修泰岳庙碑》《大元太师泰安武穆王神道之碑铭》《大元重修东岳蒿里山神祠记》《创塑州学七十子记》《康熙重修青帝宫记》等;西侧有《大宋封东岳天齐仁圣帝碑》《大元创建藏峰寺记》《供祀泰山蒿里祠记》《可摘星辰方碑》《泰山赞碑》等。

天贶殿

天贶殿天贶殿

天贶殿位于仁安门北,是岱庙主体建筑,建于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大殿建于长方形石台之上,三面雕栏围护,长48.7米,宽19.73米,高22.3米。重檐歇山,彩绘斗拱,画瓦盖顶,檐下8根大红明柱,与北京的故宫,曲阜的大成殿,合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宫殿”。殿内东、西、北墙壁上绘有巨幅壁画,名《泰山神启跸回銮图》,长62米,高3.3米,描绘泰山之神出巡的盛况。大殿重台宽广,雕栏环抱。中置明代铁铸大香炉和宋代两大铁桶;两侧有御碑亭,内立乾隆皇帝谒岱庙诗碑。殿两侧原有环廊百间,与仁安门两侧的东西神门连接,内绘十殿阎罗、七十二司。东廊中间有鼓楼,西廊中间有钟楼,均毁于清末。1982年后,陆续重建环廊与钟楼。今东廊内陈列历代碑刻,自北而南有《仿秦刻石二十九字碑》《汉衡方碑》《汉张迁碑》《晋孙夫人碑》《魏齐隋唐造像记刻石》《大唐齐州神宝寺之碣》《唐鸳鸯碑》《唐经幢》《宋升元观敕牒碑》《金泺庄创佛堂之记》《金重修天封寺碑》《五岳真形图碑》《登岱八首》《太极图》《谷山寺敕牒碑》《颂岱诗》《乾隆御制诗》《望岳诗》《筑桥碑记》等名碑19块。西廊内陈列汉画像石48块。

殿前院

殿前院殿前院

殿前院东有《宋封祀坛颂碑》《金重修东岳庙碑》、清乾隆皇帝御制《重修岱庙碑记》;西有《大宋天贶殿碑铭》、明太祖御制《封东岳泰山之神碑》;中立《大观圣作之碑》、清康熙年间《重修岱庙记》等。

汉柏院

汉柏院位于庙东南隅,院内原有炳灵殿,又有汉柏,故旧称炳灵宫或东宫,今称汉柏院。院内存历代碑碣90块,仅乾隆皇帝登岱传作就有26块,诗30首。亭台及东墙内嵌70余块。著名的有张衡《四思篇》、曹植《飞龙篇》、陆机《泰山吟》、米芾《第一山》、乾隆帝《登岱诗》等。东御座位于汉柏院北,原为清代皇帝驻跸之所,院内殿宇毗连,步廊环围,1985年辟为泰山珍贵文物陈列室。正殿内按清宫设置作复原陈列,有龙墩、龙椅、立柜、方桌等紫檀古木家具及各种大理石花饰挂屏。配殿内陈列泰山祭器。殿前松柏下,东有宋真宗御制《青帝广生帝君之赞碑》,西有驰名中外的《泰山秦刻石》残字碑。铜亭铁塔岱庙后院的东西两侧,有两处古迹,东为铜亭,西为铁塔。铜亭又名“金阙”,为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铸。亭为铜质,重檐歇山顶,仿木结构,施以鎏金。该亭以仿木结构形式装配而成,显示了中国古代的冶铸工艺。西侧的铁塔为明嘉靖年间铸,原有13级,立于泰城天书观,抗日战争中被日军飞机炸毁,仅存3级,1973年移此。

荣誉称号

编辑

岱庙街道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学习型街道示范单位、山东省城市社区建设示范街道、省级文明单位。

2019年12月16日,岱庙街道入选第三批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乡镇)名单。

2021年11月,岱庙街道入选山东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名单。

下一篇 岱岳区

上一篇 泰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