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风台 编辑

位于贵阳市老城区区东南山区

观风台观风台

观风台,又名观象台,位于贵阳市老城区区东南,观水路南侧的观风山上,山之西南面为贵州省委机关所在地,南明河绕东南角流过。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观风台

地理位置:贵阳市区东南

开放时间:8:30——18:00

门票价格:免费

著名景点:贵阳古八景之——风台踏草

别名:观象台、观风山

西南面:贵州省委机关所在地

海拔

编辑

观风山海拔1123.5米。

观风台

历史介绍

编辑

据《康熙贵州省通志》记载: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贵州巡抚毕三才建亭其上。据毕三才观风台碑记:“百日而台岿然落成。时甲辰二月三日,余邀中承郭公偕往以观。是日也,云蒸霞蔚,日丽风恬,登空中楼阁,芙蓉四面,环带三溪,东壁帐屏,西清卓笔。郭公憬然曰:‘兹其观风问俗之一奇观乎’,因额其台曰观风。”,观风台便由此而得名。古时观风问俗与观察气象相似,因此,又称观象台。观象台另说是,相传诸葛亮南征时,大将马忠曾驻兵山上,以观天象,测风云,故名观象台。登台远眺,极目楚天,南明河两岸风景一览无遗。观风台成为春天游人喜爱登临之处。旧有郡人阮仲明联语:“河上此高台,拯救谈兵,汉武乡驻师而还,尘世金戈伤往事;曲中闻折柳,斜阳满树,鄂文襄凯歌之后,谁家玉笛暗飞声”。杨文照曾作《雨后游观风台》一诗,“乱草碧如烟,晴光落眼前。寺门缘路转,河势抱山圆。密树多藏雨,新秧半插田。断霞飞一缕,脉脉上遥天”。(见《芋香馆诗集》及《黔南六家诗选》)。民国17年(1928年)建无线电台于其上。后观风山麓为住宅区,公路环绕。山上坟墓多已迁走,惟有明代马福民其子马应龙以及张先壁等数人坟墓。

“文化大革命”期间,山上庙宇、亭、阁,均被视为“四旧”而毁坏殆尽,今仅存遗址。1980年,贵阳市人民防空委员会在山上架设防空警报器。近年来,中共贵州省委机关在山上加以修葺,建亭等设施,供游人登临游览。

观风台入口在贵州省委家属区内,入口处没有明显标志。游人可从观水路转入南明东路,在省委机关车队处上坡前行约300米后可看见山门,山门处没有明显标志,旁边是家属区门,山门和家属区门都是普通铁门。

观风台地处贵阳市甲秀楼附近,交通十分便利。

下一篇 刘隆民

上一篇 贵阳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