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读取时间 编辑

平均读取时间平均读取时间

平均读取时间(Average-Seek-Time),是指激光头移动定位到指定的预读取数据,开始读取数据,到将数据传输至电路上所需的时间,它是衡量光驱性能(磁盘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单位是毫秒。该参数与数据传输速率有关。数据传输速率相同的光驱,由于采用不同的控制系统,其平均读取时间可能有很大差别,一般来说,平均读取时间越小越好。

目录

简介

编辑
平均读取时间,也称平均访问时间,是指CPU向光驱发送命令,激光头从某一位置移动到新的记录位置,到开始从盘片表面读出或写入信息所花的时间。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平均寻道时间、平均旋转延迟、控制延迟以及数据传输时间。平均寻道时间把磁头或光头移动到指定位置上所经历的时间,通常用于描述光盘或硬盘的读取数据的能力。旋转延迟时间是指定扇区移动到磁头下面所经历的时间。不同的光驱类型中,旋转速度至少相差一个数量级,传输时间是指把数据从光盘或磁盘读出或向光盘或磁盘写入数据所经历的时间。

光驱

编辑
光驱是光盘驱动器,装载数据信息的载体被称之为光盘。向光盘读取或写入数据的叫光驱。光盘驱动器简称光驱是一个结合光学、机械及电子技术的产品。在光学和电子结合方面,激光光来自于一个激光二极管,它可以产生波长约0.54-0.68微米的光束,经过处理后光束更集中且能精确控制,光束首先打在光盘上,再由光盘反射回来,经过光检测器捕捉信号。光驱的内部结构:

  • 1.

    激光头组件:包括光电管、聚焦透镜等组成部分,配合运行齿轮机构和导轨等机械组成部分,在通电状态下根据系统信号确定、读取光盘数据并通过数据带将数据传输到系统。

  • 2.

    主轴电机:光盘运行的驱动力,在光盘读取过程的告诉运行中由提供快速的数据定位功能。

  • 3.

    光盘托架:在开启和关闭状态下的光盘承载体。

  • 4.

    启动机构:控制光盘托架的进出和主轴马达的启动,通电运行时,启动机构将使包括主轴马达和激光的头组件的伺服机构都处于半加载状态中。

  • 传输速率

    编辑
    数据传输速率(Sustained Data Transfer Rate)是CD-ROM光驱最基本的性能指标,该指标直接决定了光驱的数据传输速度,通常以KB/s来计算。最早出现的CD-ROM的数据传输速率只有150KB/s,当时有关国际组织将该速率定为单速,而随后出现的光驱速度与单速标准是一个倍率关系,比如2倍速的光驱,其数据传输速率为300KB/s,4倍速为600KB/s,8倍速为1200KB/s,12倍速时传输速率已达到1800KB/s,依此类推。CD-ROM主要有CLV(恒定线速度)、CAV(恒定角速度)及P-CAV(局部恒定角速度)3种读盘方式。

    其中,CLV技术(Constant Linem Velocity),恒定线速度)是12倍速以下光驱普遍采用的一种技术。CLV技术指从盘片的内道(内圈)向外道移动过程中,单位时间内读过的轨道弧线长度相等。由于CD盘片的内环半径比外环小,因此检测光头靠近内环时的旋转速度自然比靠近外环时快,也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数据传输速率保持不变这一要求。

    CAV技术(Constant Angular Velocity,恒定角速度)是20倍速以上光驱常用的一种技术。CAV技术的特点是为保持旋转速度恒定,其数据传输速率是可变的。即检测光头在读取盘片内环与外环数据时,数据传输速率会随之变化。比如一个20倍速产品在内环时可能只有10倍速,随着向外环移动数据传输速率逐渐加大,直至在最外环时可达到20倍速。

    P-CAV技术(Partial CAV,局部恒定角速度)是融合了CLV和CAV两者精华形成的一种技术。当检测光头读盘片的内环数据时,旋转速度保持不变,使数据传输速率得以增加;而当检测光头读取外环数据时,则对旋转速度进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