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州刺史部 编辑

汉武帝元封中年设置的机构

并州刺史部并州刺史部

并州刺史部是汉武帝元封中年设置的机构,为十三州部之一,领太原郡、上党郡、西河郡、云中郡、定襄郡、雁门郡、朔方郡、五原郡、上郡等九郡。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并州刺史部

设立时间:汉武帝元封中年

取消时间:建兴后

简介

编辑

东汉时,并州始治晋阳(今太原市晋区,隋改太原,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建安十八年(213年)并入冀州。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年)复置,领太原、上党、西河、雁门、乐平郡、新兴郡等六郡,仍治晋阳。晋沿用,建兴后沦没。

行政区划

编辑

西汉

【上党郡】治长子(今山西长子西南)

下辖:长子,屯留,壶关,泫氏,高都,阳阿,谷远,铜鞮,余吾,襄垣,潞县,沾县,涅县。

【太原郡】治晋阳(今山西太原晋源)

下辖:晋阳,榆次,阳邑,上艾,祁县,京陵,中都,邬县,界休,兹氏,平陶,大陵,狼孟,盂县,阳曲,虑虒,葰人,广武

【雁门郡】治善无县(今山西右玉)

下辖:善无,武州,中陵,马邑,埒县,楼烦,阴馆,汪陶,剧阳,繁畤,崞县,强阴,活阳,平城。

【代郡】治代县(今河北蔚县代王城

下辖:代县,当城,桑干,阳原,?氏,平舒,灵丘,广昌,卤城,班氏,平邑,道人,参合,高柳,延陵,马城,且如,东安阳。

【定襄郡】治成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

下辖:成乐,武进,琥城,骆县,桐过,定襄,安陶,武要,武皋。

【云中郡】治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

下辖:云中,沙陵,阳寿,沙南,桢陵,咸阳,犊和,原阳,武泉,北舆,陶林。

东汉

上党郡治长子(今山西长子)。

领13县:长子、泫氏、高都、阳阿、陭氏、潞县、壶关、屯留、谷远、铜鞮、襄垣、涅县、沾县。

太原郡治晋阳(今山西大原晋源)。

领15县:晋阳、榆次、阳邑、祁县、中都、邬县、界休、平陶、大陵、兹氏、狼孟、盂县、阳曲、虑虒、京陵。

西河郡治离石(今山西离石)。

领9县:离石、中阳、平周、蔺县、圜阳、圜阴、平定、广衍、美稷。

上郡治肤施(今陕西榆林鱼河镇)。

领9县:肤施、龟兹、白土、桢林、奢延、高奴、定阳、雕阴、漆垣。

雁门郡治阴馆(今山西朔州汴子疃附近)。

领14县:阴馆、马邑、埒县、楼烦、广武、原平、卤城、汪陶、繁畤、剧阳、崞县、武州、平城、强阳。

云中郡治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古城乡)。

领11县:云中、沙陵、沙南、箕陵、成乐、武进、原阳、定襄、咸阳、武泉、北舆。

定襄郡治善无(今山西右玉)。

领5县:善无、中陵、武成、骆县、桐过。

五原郡治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哈业附近)。

领9县:九原、河阴、临沃、五原、宜梁、成宜、西安阳、武都、曼柏。

朔方郡治临戎(今内蒙古磴口县坝楞)。

领6县:临戎、沃野、广牧、朔方、大城、三封。

东晋

并州:分置太原、上党、建兴、乐平、西河、雁门、新兴等七郡,下辖49县,属魏地。约於今山西省与陕西省部分。

并州

晋阳

太原国

晋阳县

13

晋阳县、阳曲县、榆次县、于离县、盂县、狼孟县、阳邑县、大陵县、祁县、平陶县、京陵县、中都县、邬县

上党郡

潞县

8

潞县、屯留县、壶关县、长子县、铜鞮县、涅县、襄垣县、武乡县

西河国

离石县

4

离石县、隰城县、中阳县、介休县

乐平郡

沾县

5

沾县、上艾县、寿阳县、轑阳县、乐平县

雁门郡

广武县

8

广武县、崞县、

下一篇 幽州刺史部

上一篇 公元前2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