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鬼方 编辑
鬼方是商周时西北部的方国,据王国维考证为畏方。 其活动载于《山海经》《逸周书》《易经》《竹书纪年》《史记·殷本纪》和出土的《小盂鼎》及商周甲骨卜辞中。据《山海经》记载,一目国(鬼国),威姓,少昊之子,食黍。
1983年5月,经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确认,清涧县李家崖古城遗址为商代鬼方都城遗址。李家崖古城址文化遗存被考古界命名为李家崖文化,或称鬼方文化。该遗址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相州滏阳西南五十里有九侯城,亦名鬼侯城”。鬼侯城在今河北磁县、临漳县一带,说明鬼方一部分人约在武丁时期迁于此。鬼侯在纣王时与西伯侯、鄂侯位列三公。
《诗经·大雅·荡》:“内奰于中国(京师),覃及鬼方。”《易·既济》:“ 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易·未济》:“震用伐鬼方”。《索隐》引《系本》:“陆终娶鬼方氏妹,曰女嬇。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啱(芈)姓,楚其后也。”王国维 《观堂集林·鬼方昆夷玁狁考》。
商周时,漠南地区曾发生过讨伐鬼方的大规模战争,甲骨卜辞载“鬼方易”,即鬼方向远方逃走或迁走。本世纪以来,经中国、前苏联、蒙古国的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证明鬼方迁到了南西伯利亚东起贝加尔湖西至巴尔喀什湖一带。
春秋时,称这部分人称作赤狄。其后,又以丁零的名字出现在史籍中。丁零,《山海经》作钉灵,《史记·匈奴列传》作丁灵,《汉书·苏武传》作丁零,《魏略·西戎传》作丁令。两汉时期,他们南迁蒙古高原,史称狄历、敕勒或铁勒。在高车(高车丁零、东支铁勒)六部中,狄历为其一,且为六部之首。其中有袁纥部、斛律氏、解批氏、护骨氏、异奇斤氏。不过这些与鬼方就相去甚远,不可以认作同一个族群。
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殷高宗讨伐鬼方,经过了三年才取胜。约在公元前13世纪时,商王武丁曾发动讨伐鬼方的战争。《周易·既济》载:"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鬼方是夏商周时期活动在山西北部以及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古老方国。按照当时商对北方部落用兵的记录考察,每次用兵一般为3000到5000人不等。按照甲骨文的记载,鬼方被武丁打败了,败亡的鬼方是远遁、隐匿抑或迁徙。
鬼方,亚洲古代的方国,位于今陕西西北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古代中国西北方部落之一,是商朝时期的外患。《易卦·爻辞》上说:“高宗(武丁)伐鬼方,三年克之。”但两国人民也有联姻关系。鬼方常与昆戎、洛泉、昆夷、绲夷、串夷等混用。在商朝有许多小国都称“方”,例如:土方、吕方、苦方、龙方、马方、蜀方、盂方等。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