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河县 编辑
五河县,隶属安徽省蚌埠市,地处安徽省北部,淮河中下游,东接江苏省泗洪县,南与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凤阳县接壤,西同蚌埠市和固镇县毗邻,北界泗县、灵璧县,总面积1428.5686平方千米 。截至2022年10月,五河县下辖12个镇、2个乡,另设有1个开发区 。截至2023年末,五河县常住人口数52.1万人。
五河县因境内淮、浍、漴、潼、沱五水汇聚而得名。五河县历史悠久,唐代名虹,宋朝始称五河,已有千年历史。境内曾出土全国最完整的十万年前淮河古菱齿象化石,有多处石器时代遗址,霸王城、皇墩庙、汉王台、严小姐墓古韵犹存。民歌《摘石榴》获南宁国际民歌节金奖,以其为代表的五河民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顺河街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街;严氏墓2013年晋级“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92.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7%(见表一)。其中:一产实现增加值74亿元,同比增长3.8%;二产实现增加值54.1亿元,同比增长11.3%;三产实现增加值164.6亿元,同比增长8.3%。三次产业比重为25.3:18.5:56.2。分季度看,GDP一季度同比增长6.1%,上半年同比增长7.6%,前三季度同比增长7.8%。人均GDP 55747元。
中文名:五河县
外文名:Wuhe County
别名:虹县
行政区划代码:340322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安徽省蚌埠市
地理位置:安徽省北部
面积:1428.57 km²
下辖地区:12个镇、2个乡
政府驻地:城南新区惠民路8号
电话区号:0552
邮政编码:233300
气候条件: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52.1 万(2023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沱湖风景区、天井湖景区、大巩山风景区、明朝严小姐墓等
火车站:五河站
车牌代码:皖C
地区生产总值:292.7 亿元(2023年)
夏、商
县境属徐州地。
西周
属青州。
春秋
为鲁国地。
战国
五河县城
为鲁、宋、吴三国国境,后属楚国。
秦
为蕲、徐两县地,属泗水郡。
西汉
置虹县,为虹县地(境内沱湖西岸有旧虹县遗址),属沛郡。
东汉
为夏丘县,属下邳国。
三国
属魏谯郡(治今亳州谯城区)。
东晋
在故虹县地置贡城戍。
南北朝
前期,属宋、齐、梁等国。
北魏,复名虹县,又名降城。北周时废。
隋
为夏丘县,属下邳郡。
唐
初,为夏丘县属泗州。
武德四年(621年),分置虹县于古虹城,属仁州。
武德六年(623年),废夏丘县。
贞观八年(634年),移虹治于夏丘故城,废仁州改属泗州。
元和四年(809年),改属宿州。
大和三年(829年),复属泗州。
大和七年(833年),仍属宿州。
北宋
为虹县属淮南东路宿州。
南宋
咸淳七年(1271年),始置五河县,属淮北东路淮安军。
元
初,属淮安路之临濠府。
五河县地图
至元十七年(1280年),改属淮南路泗州。
明
洪武四年(1371年)二月,属临濠府。
洪武六年(1373年)九月,改属中立府。
洪武七年(1374年)八月,改属凤阳府。
清
初,属凤阳府。
雍正二年(1724年),升泗州为直隶州,五河改属泗州。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年),直属安徽省。
民国三年(1914年)5月,隶属于安徽省淮泗道。
民国十六年(1927年)4月,废道直属安徽省。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0月,属安徽省第六行政督察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8月,改第六区为第四行政督察区,五河属之。
抗日战争时期(1940—1946年),属淮北苏皖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泗五灵凤县。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15日,五河县城解放。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30日,改泗五灵凤县为五河县,属江淮第二行政公署。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改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宿县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2年4月,属安徽省宿县专区。
1956年1月,改属蚌埠专区。
1961年4月,又改属宿县专区。
1964年,由宿县、灵璧县、怀远县、五河县衔接处各一部,析置固镇县。
1971年3月,改为宿县地区。
1979年2月,仍改为宿县地区。
1983年7月1日,改属蚌埠市。
截至2022年10月,五河县下辖12个镇、2个乡,另设有1个开发区 。五河县人民政府驻城南新区惠民路8号。
统计用区划代码 | 名称 |
340322100000 | 城关镇 |
340322101000 | 新集镇 |
340322103000 | 小溪镇 |
340322104000 | 双忠庙镇 |
340322105000 | 小圩镇 |
340322106000 | 东刘集镇 |
340322107000 | 头铺镇 |
340322108000 | 大新镇 |
340322109000 | 武桥镇 |
340322110000 | 朱顶镇 |
340322111000 | 浍南镇 |
340322112000 | 申集镇 |
340322200000 | 沱湖乡 |
340322201000 | 临北回族乡 |
340322400000 | 安徽五河经济开发区 |
位置境域
五河县居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东接江苏省泗洪县,南与明光市、凤阳县接壤,西同蚌埠市和固镇县毗邻,北界泗县、灵璧县,介于东经117°26′—118°04′,北纬32°54′—33°21′之间,东西长约56千米,南北宽约45千米,边界长约230千米,总面积1428.5686平方千米。
五河县人民政府
地形地貌
五河县位于淮北平原东南部,大部分是冲积平原。地面高程13—19米,由西向东缓缓倾斜,平均坡降万分之一左右。县境东北部天井湖以东丘陵一直延伸到江苏省泗洪县境内,地面高程20—30米;东南部淮河以南为低山丘陵,与明光、凤阳丘陵相接,地面高程20—40米。南部边缘在60米以上,大肥山为95.4米,最高玉皇山为97.4米。
一、冲积平原
冲积平原,占五河县大部分面积,分布在淮河以北、天井湖以西,为淮北平原之东南一角。地面高程一般在16—19米之间。总的趋势由西向东倾斜。地表全部为第四纪松散地层覆盖。是由古河流沉积物及近代淮河及其支流泛滥沉积物组成。南部沿着淮河有近期淮河泛滥堆积形成的自然堤。宽度为500—2000米不等,斜坡相对差2—3米。
二、浅平洼地
零星分布于五河县沿淮大堤外侧和淮河河口处,呈长条形和不规则形状。系由河流泛滥改造加之人工堤的隔阻而形成的背河洼地、或系河口地段河面扩展加宽和淤积形成的洼地。一般面积不大,地面高程14—15米。由于人工围垦,大部分洼地为耕地,一部分洼地中间有积水,丛生芦苇。
三、河漫滩
河漫滩主要分布于五河县沿淮一带,宽度300—2000米,随河流的弯曲而变化。地表沉积物多为亚砂土。在小溪、朱顶两乡靠近淮河沿岸河漫滩较为发育。地面高程14—15米。在毛滩泄洪区,也渐渐发育为河漫滩地。
四、剥蚀丘陵
五河县的剥蚀丘陵,分布在县境东北部天井湖以东及东南部淮河以南。在天井湖以东基底岩为震旦纪矽质灰岩,其上覆盖厚约5—10米的坡积、残积层,地面高程20—30米。淮河以南之丘陵,主要为早元古代变质岩系组成,部分有第三纪(5000万年前左右)砂砾岩覆盖,并有花岗岩出露。第四纪松散覆盖较薄较少。地面高程,一般为20—60米,最高可达90米以上。
怀远东山全景
气候特征
五河县受东部季风气候影响,属暖温带过渡型季风气候,为半湿润农业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4.7℃,年降雨量平均为896.3毫米,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306.7小时,无霜期年平均为212天。总的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季风气候显著;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光、热、水资源都比较丰富。但气候的过渡性及资源的变异性,也常带来旱涝、连阴雨、低温、霜冻等气候灾害。
平均气温五河县年平均气温为14.7℃。最热月为7月,月平均气温为27.8℃;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气温为0℃。气温年较差为27.3℃。从旬平均气温看,全年逐旬平均气温以7月下旬最高为28.7℃。旬平均气温高于28℃的有两旬,即7月下旬、8月上旬。1月中旬最低,为0℃—1℃。低于1℃的有4旬,即1月上旬至2月上旬。
水系水文
河流
五河县自1954年完成内外水分流工程以后,众多支流变为淮河和漴潼河两大水系。淮河和北淝河属于淮河水系,浍河、沱河、石梁河、漴潼河属于漴潼河水系。
一、淮河水系
淮河:于蚌埠以下由邵家大路流入五河县。至东卡子以东流出县境,长度83.2千米,是横贯县境东西的主要河流。
北淝河:界于涡河、浍河之间,源出于河南省商邱县的四方湖。经亳县、涡阳、蒙城、怀远、蚌埠至本县沫河口北淝闸流入淮河,全长225千米。流域面积共3702平方千米。
二、漴潼河水系
浍河:为漴潼河水系的主要支流,发源于河南省商丘坡水区。东南引流至固镇的九湾有澥河来汇,东流入本县至北店子与沱河汇合流入漴潼河。全长290千米,流域面积5450平方千米。
沱河:为漴潼河水系另一大支流,发源于河南省黄河故道南岸。由河南省商邱、虞城、夏邑、永城流入皖北,经濉溪、宿县、固镇、灵璧注入本县沱湖,至北店子与浍河汇合流入漴潼河。全长约270千米,流入本县境21千米。在泗县樊集以上流域面积3047平方千米。
漴潼河:系1952年在治淮工程中内外水分流时沿漴河、潼河故道新开的主要河道。由北店子浍、沱两河汇流处起点,至江苏省泗洪县峰山窑河止,共长20千米。河底宽128米。
石梁河:发源于泗县,经本县东北注入天井湖。全长25千米。经天井湖流入漴潼河。
湖泊
五河县境内湖泊众多,清末时有大小湖泊20多个,民国时期尚有季节性湖泊十余个,夏蓄冬干。建国后,除一部分湖泊已涸为良田外,全县尚有沱湖、香涧湖、天井湖等3个较大湖泊,水面共16万多亩。
张公湖
香涧湖:位于管家渡西之浍河北岸,承受马拉沟与浍河之间的来水,由石磙桥入浍河。常年最高水位面积6.7万亩,正常水位面积4.35万亩,正常水深1—2.5米。
沱湖:常年最高水位面积8.75万亩,正常水位面积4.04万亩,正常水深1—3米。上游承接南沱河、北沱河来水,下游入漴潼河。
天井湖:上游发源于泗县石粱河,下游出口于漴潼河,最高水位面积5.3万亩,正常水位面积4.24万亩。其中属泗洪县约占1/3,本县水面约3万亩。正常水深1—2米。
樵子涧水库:上游是小山涧,下游引河经朱顶入淮河。最高水位时库容面积7000亩,正常水位面积6000亩,蓄水1.2万立方米。
花园湖:总水面5万多亩,本县占有水面仅2000亩,其余属凤阳县。
钓鱼台湖:总水面6000亩,本县占有水面较少,其余属固镇县。
自然灾害
五河县系河湖低洼区,处于过渡型季风气候带,季风气候明显。风雹、病虫、饥疫等灾害,多在异常年间出现;而异常年份又多从大旱大涝中表现出来。因此,其他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与旱涝的发展变化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末,五河县主要地类数据如下:
(一)耕地89986.14公顷(1349792.10亩)。
其中,水田29311.7公顷(439675.50亩),占32.57%;水浇地207.16公顷(3107.4亩),占0.23%;旱地60467.28公顷(907009.20亩),占67.20%。
位于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80765.59公顷(1211483.85亩),占全县耕地的89.75%;位于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7779.95公顷(116699.25亩),占8.65%;位于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1424.53公顷(21367.95亩),占1.58%;位于1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16.07公顷(241.05亩),占0.02%。
(二)种植园用地430公顷(6450亩)。
其中,果园388.78公顷(5831.7亩),占90.41%;茶园1.07公顷(16.05亩),占0.25%;其他园地40.15公顷(602.25亩),占9.34%。
(三)林地3646.9公顷(54703.5亩)。
其中,乔木林地3262.13公顷(48931.95亩),占89.45%;竹林地0.67公顷(10.05亩),占0.02%;灌木林地8.4公顷(126亩),占0.23%;其他林地375.7公顷(5635.5亩),占10.30%。
(四)草地208.66公顷(3129.9亩)。
其中,其他草地208.66公顷(3129.9亩),占100%。
(五)湿地491.91公顷(7378.65亩)。
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包括7个二级地类。其中,内陆滩涂491.91公顷(7378.65亩),占100%。
(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5864.05公顷(237960.75亩)。
其中,建制镇用地2498.98公顷(37484.7亩),占15.75%;村庄用地13162.48公顷(197437.2亩),占82.97%;采矿用地130.44公顷(1956.6亩),占0.82%;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72.15公顷(1082.25亩),占0.46%。
(七)交通运输用地3429.47公顷(51442.05亩)。
其中,公路用地1093.93公顷(16408.95亩),占31.90%;农村道路2332.11公顷(34981.65亩),占68.00%;港口码头用地2.44公顷(36.6亩),占0.07%;管道运输用地0.99公顷(14.85亩),占0.03%。
(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7428.21公顷(411423.15亩)。
其中,河流水面7992.86公顷(119892.9亩),占29.14%;湖泊水面7052.57公顷(105788.55亩),占25.71%;水库水面570.55公顷(8558.25亩),占2.08%;坑塘水面4711.87公顷(70678.05亩),占17.18%;沟渠5655.55公顷(84833.25亩),占20.62%;水工建筑用地1444.81公顷(21672.15亩),占5.27%。
植物资源
五河县境内林木有:黑松、银杏、雪松、湿地松、马尾松、杉木、柳杉、水杉、池杉、侧柏、千头柏、铅笔柏、桧柏、地柏、龙柏、塔柏、洋玉兰、紫玉兰、广玉兰、樟树、紫荆、皂夹、合欢、山槐、刺槐、黄檀、紫穗槐、槐树、银白杨、钻天杨、加意大白杨、沙兰杨、杞柳、旱柳、垂柳、龙爪柳、栓皮栎、麻栎、胡桃、枫杨、白榆、榔榆、桑树、湖桑、朴树、花叶桑、家桑、杨树、柘树、无花果、杜仲、梧桐、木槿、重阳木、油桐、乌桕、茶树、石榴、卫矛、枣树、枳椇、葡萄、柿树、山楂、苹果、西洋梨、沙梨、酥梨、鸭梨、李、杏、梅、桃、山桃、樱桃、蜡梅、君迁子(软枣)、花椒、臭椿、香楝、苦楝、川楝、无患、栾树、黄连树、盐肤木、五角枫、桂花、女贞、白腊条、夹竹桃、栀子、梓树、楸树、黄荆、枸杞、毛泡桐、兰考泡桐、棕榈。
花卉:月季、牡丹、芍药、蔷薇、玫瑰、君子兰、文竹、荷花、菊花、苏铁、海棠、紫荆、紫藤、迎春、金钱柳、兰草、紫薇、四季兰、木笔、木芙蓉、山茶、绣球、瑞香、山丹、罂粟、荼蘼、十姊妹、木香、凤仙、茉莉、万字木樨、玉簪、滴滴金、芭蕉、美人蕉、剪春罗、鸡冠花、雁来红、秋葵、秋海棠、玻璃海棠、倒挂金钟、鸳鸯菊、百合花、水仙、蝴蝶花、仙人掌、仙人球、仙人山、令箭、龙舌兰、珍珠花。
竹类:毛竹、刚竹、淡竹、芦竹、水竹、苦竹、紫竹。
水生植物:藕、菱、芡实、水花生、水浮莲、水葫芦、红蓼、黄丝草、眼子菜、菹草、藻草、苦草、蒲草、高苗。
野生草类:猫儿眼、巴根草、萍草、苍耳、茅草、黄蒿、小燕蒿、羊蹄草、富苗秧、益母草、菟丝、捞豆、荻、马兰、芦、苇。
动物资源
五河县境内野生动物有:刺猬、野兔、獾、狐、狸、黄鼠狼、田鼠、家鼠、蝙蝠等。
禽类:鹌鹑、鹦鹉、画眉、百灵、喜鹊、乌鸦、灰喜鹊、小燕、大雁、野鸭、啄木鸟、猫头鹰、鹤、斑鸠、鸶、鹞、鹰、鱼鹰、叫天子、麻雀、鸬鸶、鹭、鸥、黄翁、布谷鸟、雉、鸳鸯、鸨、山雀、白颈鸭、百舌、白头翁、芙蓉鸟、鹫等。
虫类:蛇、守宫、蝎、蜈蚣、蛭、青蛙、蟾蜍、蜘蛛、蛴螬、蚰蜒、萤火虫、地老虎、蝉、蝼姑、螳螂、蚯蚓、蝴蝶、蜣螂、蟋蟀、蜻蜓、蜉蝣、土鳖虫、蝇虎、蚂蚁、蠓虫、蠹虫、豆天娥、蝗虫、蚱蜢、叶蝉、椿蟓、蓟马、草岭、天牛、叩头虫、象鼻虫、中华甲虎、螳螂、纺织娘、油葫芦等。
鱼类:大银鱼、短吻银鱼、尖头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红鲤鱼、鲫鱼、鳊鱼、三角鳊、团头鲂、鲇鱼、红鳍鱼、翘嘴红鲌、青稍红鲌、蒙古红鲌、乌鱼、黄桑鱼、大眼鳜鱼、翘嘴鳜鱼、鱼它鱼句、长鱼它鱼句、麻花骨、黄尾密鲴、圆尾斗鱼、逆鱼、贝氏条、黑尾条、银鲴、鲶鱼、什鱼、黄瓜鱼、克氏鱼、棒花、麦穗鱼、拟白鱼句鱼、罗汉鱼、华鱼泉、黑鳍鱼泉、赤眼鳟、马口鱼、鲴鱼等。
虾蟹类:中华新米虾、秀丽白虾、小长臂虾、细足米虾、细鳌沼虾、克氏螯虾、中华绒螯蟹、粗螯沼虾、大青虾等。
蚌螺类:三角帆蚌、褶皱冠蚌、背角无齿蚌、橄榄圣蚌、矛蚌、瘤丽蚌、高顶鳞皮蚌、湖沼胶蚌、河蚬、球蚬、中国圆田螺、环棱螺、长角涵螺、耳罗卜螺、椎实螺、圆扁螺等。
爬行类:乌龟、老鳖、蝾螈、牛蛙等。
矿产资源
金属矿
大景山铁矿位于五河县东南与明光市峰山李交界处。品位,30—50%,为一低品位矿体。储量初探约13万吨。
王老坟山铁矿品位70—80%,以上,但储量甚少。
尖头山磁铁矿位于庄子里西约0.75千米处。
铁锰矿位于牟家西南3000米处,储量约2500吨。
山马铅锌矿位于小溪东北约3千米处。储量,估计铅约2300吨,重晶石约4700吨。
硖石铅窑山铅矿位于牟家东北约200米的南老爷山和小巩山西,西南有牟家湖。此矿古人曾开采过,尚须进一步勘探。
铜矿位于小溪集东北约3千米。平均品位为2%,有的高达20%。储量,矿石约1500吨,铜约30吨,适合小型开采。
金矿位于大巩山一带,主要有自然金、砂金。次生矿有黄铜矿、黄铁矿、磁铁矿、白钨矿、方铅矿、闪锌矿等。砂金矿面积6.25平方千米,为D级储量,平均品位5克/吨。
非金属矿
沈家石棉和云母矿位于小溪东南3.5千米,霍庄南1.5千米,沈家东边诸山上。储量,石棉约825吨,云母矿约1.04万吨。
小溪石英脉矿位于玉皇山、中老爷山、月环山、小芬山一带。石英脉质量较纯,含有害杂质不高,可做玻璃及其他工业原料。地表上有矿脉出露,适合露天开采。储量,月环山43.7万吨,中老爷山75.6万吨,玉皇山29.03万吨,小芬山130.7万吨。另外,小溪北部石英脉矿,位于大白山、香庙子、观音山、北老爷山一带,总储量325万吨,可供大量开采。
朱顶山马、井头一带重晶石储量约6750万吨,品位很好,易于开采。
新庄耐火粘土矿储量约248万吨。
天井龙岗石灰岩矿储量4770万吨。品位好,覆盖浅,便于露天开采。
大巩山蛇纹岩储量近亿吨。品位高,矿床埋藏浅,有一定开采价值。
庄子里、冲顶正长石储量约185吨。
截至2022年末,五河县常住人口数52.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1万人。截至2022年末,五河县户籍人口69.552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53人。其中按照区划分,城镇22.764万人,占总人口的32.7%。全县人口出生率为7.7‰,比2021年下降1.8‰;死亡率为5.9‰,比2021年下降0.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8‰,比2020年下降1.7‰。
2023年末全县常住人口数52.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8万人。年末全县户籍人口692564人,比上年末减少2965人。其中按照区划分,城镇226273人,占总人口的32.7%。全县人口出生率为7.1‰,比2022年下降0.6‰;死亡率为6.8‰,比2022年增长0.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比2022年下降1.5‰。
综述
2022年,五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72.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其中:一产实现增加值76.3亿元,同比增长5.1%;二产实现增加值50亿元,同比增长4.5%;三产实现增加值146.6亿元,同比增长3.3%。三次产业比重为28:18.3:53.7。分季度看,GDP一季度同比增长2.3%,上半年同比增长0.2%,前三季度同比增长1.9%。人均GDP51525元。
202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92.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7%(见表一)。其中:一产实现增加值74亿元,同比增长3.8%;二产实现增加值54.1亿元,同比增长11.3%;三产实现增加值164.6亿元,同比增长8.3%。三次产业比重为25.3:18.5:56.2。分季度看,GDP一季度同比增长6.1%,上半年同比增长7.6%,前三季度同比增长7.8%。人均GDP 55747元。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五河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3%,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0.7%,完成房地产投资74.5亿元,同比增长36.6%。
2023年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5亿元,同比增长8.1%。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7.7亿元,同比下降5.3%。其中教育支出同比增长9.1%,科学技术支出同比增长2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同比下降2%,卫生健康支出同比增长2.8%,交通运输支出同比下降26.7%。
财税收支
2022年,五河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5亿元(含留抵退税),同比增长10.8%。
2022年,五河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0.4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教育支出同比增长5.4%,科学技术支出同比下降1.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同比增长20.1%,卫生健康支出同比增长4.1%,交通运输支出同比下降24.1%。
人民生活
2022年,五河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30元,比上年增加1170元,增长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182元,比上年增加1751元,增4.7%。
第一产业
农业
2022年,五河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46326.2公顷,比上年增加2051.2公顷。其中,粮食种植面积118186.6公顷,比上年增加973.6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2290.8公顷,比上年增加399.8公顷;油料种植面积8846.6公顷,比上年增加49.6公顷。
2022年,五河县粮食产量641900吨,比上年增加2000吨,同比增长0.3%;蔬菜及食用菌产量560893吨,比上年增加24545吨,同比增长4.6%;油料产量40893吨,比上年增加497吨,同比增长1.2%。
2023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20.64万亩,比上年增加1.15万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178.33万亩,比上年增加1.0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8.96万亩,比上年增加0.52万亩;油料种植面积13.40万亩,比上年增加0.13 万亩。全年粮食产量651001吨,比上年增加9101吨,同比增长1.42 %;蔬菜及食用菌产量586353吨,比上年增加25460吨,同比增长4.5%;油料产量42083吨,比上年增加1190吨,同比增长2.9% .
畜牧业
截至2022年末,五河县生猪存栏292932头,同比增长9.89%;全年生猪出栏533280头,同比增长8.38%;肉类总产量81017吨,同比增长6.3%;禽蛋产量19580吨,同比下降0.5%;牛奶产量220897吨,同比增长6.6%。
2023年末全县生猪存栏23.74万头,同比下降18.96%;全年生猪出栏56.5万头,同比增长5.94%;肉类总产量6.65吨,同比下降0.87%;禽蛋产量2.12万吨,同比增长8.37%;牛奶产量22.39吨,同比增长1.35%;水产品产量56139吨,同比增长3.6%。
渔业
2022年,五河县水产品产量54192吨,同比增长4.0%。
生产条件
截至2022年末,五河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059806千瓦特,同比增长1.5%。全年乡村居民用电量25900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3.36%。
第二产业
工业
截至2022年末,五河县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9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4%。
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4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
建筑业
截至2022年末,五河县共有二级及以上资质建筑企业47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7.7亿元,同比增长23.6%。
2023年二级及以上资质建筑企业52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5.2亿元,同比增长27.4%。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2年,五河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2亿元,同比增长0.8%。
房地产业
2022年,五河县商品房销售面积70.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0.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为70.6万平方米,占总销售面积的99.6%。
金融业
截至2022年末,五河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本外币口径,下同)326.1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住户存款255.1亿元,同比增长20.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87.1亿元,同比增长15.2%。
2023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本外币口径,下同)384.1亿元,同比增长17.8%。其中住户存款297.7亿元,同比增长16.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39.9亿元,同比增长18.4%。
蚌宁高速公路在五河县沫河口镇设有出入口,徐明高速公路出入口设在县城规划红线西侧。境内淮河横贯东西,104国道纵贯南北,306省道、304省道与怀洪新河并行。
科技事业
2022年,五河县,全县发明专利授权量33件。年末全县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850个。全县高技术工业企业6家,高技术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7.3%。
2023年,全县发明专利授权量44件。2023年末,全县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870个。全县高技术工业企业6家,高技术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3.8%。全县高新技术企业89家,高新技术领域企业34家,高新技术领域产业增加值增速23.6%。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五河县共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在校9622人,专任教师98人。普通高中8所,在校生10839人,专任教师836人。普通初中22所,在校生23183人,专任教师1406人,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为100%。小学107所,在校生49476人,专任教师2593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幼儿园115所,在园学生19907人,专任教师950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35人,专任教师18人。
2023年县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在校4541人,专任教师105人。普通高中8所,在校生11476人,专任教师1054人。普通初中22所,在校生22978人,专任教师1342人,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为100%。小学102所,在校生49309人,专任教师2280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幼儿园99所,在园学生15590人,专任教师1198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29人,专任教师18人。
文化事业
2022年,五河县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共举办展览17个,组织文艺活动3256余场次,举办培训班440次,培训结业3800人次。公共图书馆总藏量64万册。文物保护管理机构藏品5400件(套),其中三级以上藏品88件(套)。2022年,五河县博物馆累积接待观众5.4万人次,其中青少年观众2.9万人次,为来馆参观的企事业单位团体及个人提供免费讲解服务58场次。
2023年县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共举办展览153个,组织文艺活动834余场次,举办培训班281次,培训结业21800余人次。公共图书馆总藏量66.96余万册。文物保护管理机构藏品5400件(套),其中三级以上藏品88件(套)。2023年博物馆累积接待观众4.2万人次,其中青少年观众2.5万人次,为来馆参观的企事业单位团体及个人提供免费讲解服务65场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个,省级6个,市级3个,县级6个。五河民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北狮子舞、钱杆舞、旱船舞、清明庙会、赛龙舟、打铁舞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花挑舞、临北毽球、笛膜制作技艺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卫生事业
截至2022年末,五河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含诊所)258个,其中医院17家,乡镇卫生院14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采供血机构1个,卫生监督大队1个。卫生技术人员351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377人,注册护士1661人,药师(士)109人,技师(士)190人,全县医疗机构共有床位3331张。
2023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含诊所)261个,其中医院16家,乡镇卫生院14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采供血机构1个,卫生监督大队1个。卫生技术人员365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408人,注册护士1735人,药师(士)119人,技师(士)190人,全县医疗机构共有床位3384张。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五河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7100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63539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0030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66856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0286人。
截至2022年末,五河县有各种社会福利机构23个,有各类社会福利床位2195张。
环境保护
截至2022年末,五河县共有环境监控站点12个。城市污水处理厂2座,生活污水处理率97.62%。
综述
五河县历史悠久,唐代名虹,宋朝始称五河,已有九百余载。境内曾出土全国最完整的十万年前淮河古菱齿象化石,有多处石器时代遗址,霸王城、皇墩庙、汉王台、严小姐墓古韵犹存。民歌《摘石榴》获南宁国际民歌节金奖,以其为代表的五河民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顺河街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街;严氏墓2013年晋级“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名由来
五河县地处皖东北淮河中下游,因境内淮水、浍水、漴水、潼水、沱水五水汇聚而得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末,五河县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个,省级项目6个,市级项目3个,县级项目6个。五河民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北狮子舞、钱杆舞、旱船舞、清明庙会、赛龙舟、打铁舞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挑舞、临北毽球、笛膜制作技艺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民间艺术
泗洲戏
泗洲戏又称“拉魂腔”,起源于苏北一带,是以当地的“太平调”、“猎户腔”和民间音乐为基础,而逐渐形成的一个剧种。该剧种在清朝中期从苏北经泗洲传入五河县,又吸收本地民歌小调及“赶车号子”等民间音乐,增添了地方色彩,丰富了唱调内容。此剧流行以泗洲为中心的淮北地区,故名泗洲戏。
卫调花鼓戏
卫调花鼓戏
木偶戏
建国前,五河县的城乡经常可见民间艺人表演木偶戏。木偶戏艺人表演时,将自己围在布帷内,木偶露在布帷上面,艺人在布帷内熟练地操纵木偶表演各种动作。敲锣打鼓(用脚踩踏)、说唱表演,多是一人所为。少数木偶戏也有两人或多人配合表演。五河县木偶戏主要剧目多为《西游记》中的“大闹天宫”、“猪八戒背媳妇”,《三国演义》中的片断及民间传说故事等。“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无人演木偶戏。80年代表演木偶戏的人甚少,在农村偶见。
文物遗址
韩庄遗址
位于夏集乡韩庄东北0.5千米处。面积25万平方米,为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从地表采集石器标本3件。(均为生产工具),陶质鼎、鬲足52件,灰、红陶片多件。陶器片上纹饰多为绳纹,附加堆文、划纹,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台李庄遗址
位于申集乡台李村西300米处,面积7050平方米。1985年3月7日调查时,采集标本有灰陶器的腹和口沿,夹砂红陶鼎足,灰陶鬲足等,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台子山遗址
位于小圩区沱西乡甄集集南1千米处,面积1.3万平方米。上层为商、周文化层,下层为新石器时期文化层。1981年11月4日调查时,采集标本有陶纺轮1件,磨光黑陶豆柄5件,夹砂红陶鼎、鬲足、灰陶鼎多件。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泗河遗址
位于申集乡泗河村东800米处的沱河中,水涨时,遗址大部分没入于水中,面积1.8万平方米。1985年3月14日调查时,采集标本有红烧土、红陶片、灰陶片、鬲足、豆柄等物。
霸王城遗址
霸王城遗址
上店集旧城址
位于小圩乡聂圩村东南1千米、浍河北岸边,面积20万平方米。1984年3月调查时,采集明代砖雕1件,青花瓷片多件,为明代旧城址。
大巩山 大巩山,距县城5千米,位于104国道东侧大巩山区,东西平均宽0.7千米,区内长3千米。有林面积7020亩,林木茂密,树种以黑松为主,兼有刺槐、侧柏、栓皮栎、乌桕等。2001年被列为国家公益林试点范围。北接8000亩樵子涧水库,相依于山涧之间;南邻化水塘严氏墓,杨再兴墓;东与高山顶柿园相靠,林区中百亩大水库座落在明朝古矿洞旁,明洪武年间古刹遗址犹存,动植物种类繁多。 | |
沱湖湿地风景区 沱湖是五河县境内面积最大的一个湖泊,盛产鱼虾,沱湖中华绒蟹于04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蟹。沱湖形如一手掌形,呈南北走向,南起五河北郊,北至五河与泗县之间的南沱河和北沱河入口处,长约25千米,其北段狭窄,最窄处东西只有0.5千米,向南逐渐开阔,最宽处东西约3.5千米,中心位于东经117°49′,北纬33°12′。湖面约为40平方千米。 | |
化明塘严氏墓 化明塘严氏墓位于五河县小溪镇化明塘村东南500米处,104国道旁。距离蚌埠市约70千米。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是明朱元璋未婚而卒的夫人严氏墓,属明代一品规格葬制,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现存在神道30米,无字墓碑1个,石翁仲、石虎、石羊、石马、望柱各1对。墓地座北朝南,处于大巩山南端,它紧靠山岗,南面开阔,是一处风水宝地——“箕地”,具有典型的明代葬制风格。著名的景观有严家楼遗址、无字碑、大巩山森林、古黄金洞、围山湖、樵子涧等多处人文和自然景观。 |
沟东酥梨 沟东酥梨生态园位于五河县城关镇沟东村苏皖交界处,有近万亩的梨园。五河县是皖北有名的水乡,因为靠近淮河的缘故,沟东村土质松软,透气保湿,早在20世纪80年代,沟东村就有种植酥梨的历史,沟东酥梨品种在原有砀山酥梨、七月酥、八月酥基础上,还成功引进日本水晶梨、韩国黄金梨进行了高位嫁接换头,从而达到酥梨的品质更加优良,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产品、产地认证。沟东村荣获“全国林业千佳村”之美誉。 | |
小白沙花生 小白沙是小溪镇特产,主产于小溪山镇丘陵山区和平原一带。小白沙花生籽仁饱满,果皮洁白,皮薄果仁细腻,香脆可口,出油率高,营养丰富,宜于贮存,品质优良。小溪镇人民很早就有种植花生的习惯,种植历史悠久,有丰富的种植技术和生产经验。花生是小溪镇镇仅次于玉米等的大宗经济作物,也是安徽省花生主要产地之一。全镇花生种植面积达10万亩以上,年总产2000—2500万公斤以上,占小溪镇镇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的20%以上。 | |
五河芡实 芡实,为睡莲科植物芡的成熟种仁,多生于池沼湖塘浅水中,芡实在五河被大面积种植,成为特色水产品之一。申集镇已成为蚌埠市最大的芡实种植基地,年产量达70万公斤左右。芡实其花果形似鸡头,又名鸡头米、鸡头莲、鸡头荷。植株具刺,又称刺莲藕、假莲藕。叶片巨大,呈圆盘状平铺于水面之上,极为壮观,可作为水景园的观赏植物。申集镇芡实销到广东、福建、深圳等珠三角地区,以及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地区。 | |
申集雁鹅 申集雁鹅是中国鹅灰色品种中的代表类型,耐粗饲,抗病力强,生长快,肉用性能好;但产蛋量较少。申集雁鹅肉作为绿色食品于2002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21世纪重点发展的绿色食品之一,鹅肉脂肪的熔点很低,质地柔软,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鹅肉鲜嫩松软,清香不腻。可以煨汤,也可熏、蒸、烤、烧、酱、糟等。 | |
沱湖螃蟹 沱湖螃蟹,安徽省五河县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沱湖螃蟹“青壳、白肚、金爪、褐螯”,体色纯正,体格健壮有力。成蟹壳肉盈实,膏脂丰腴。蟹肉微甜、味鲜,蟹壳簿而脆钙质含量高。其所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A等营养成分尤为丰富。 2009年12月28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沱湖螃蟹”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
2017年,五河县被列入国家园林县城。
2019年10月,五河县入选2019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
2020年6月,被授予“安徽省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称号。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2020年11月,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2021年6月21日,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1年9月,入选“2021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
2022年3月,被拟命名为2020—2021年度“安徽省平安渔业示范县”,并予以公示。
2022年5月,入选中共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的农业生产“大托管”示范县名单。
2022年,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名单。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