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金箔艺术馆 编辑
中国金箔艺术馆位于南京市江宁区金箔路上,占地4000多平方米,是世界最大的真金箔陈列馆、中国唯一一个展现真金箔艺术的陈列馆,也是中国最大最全的箔类行业纪念馆。
由南京金箔集团公司投资6000万兴建,展览大厅面积2000平方米,分8个展区:南京金箔的起源、金箔业发展史、金箔生产工艺、金箔用途、金箔文化、金箔精神、金箔业的未来趋向等,展出金箔艺术品包括金箔工艺品如“金卡”、“金箔画”、“金箔书”、去毒、养颜、护肤的金箔化妆品、金箔酒,以及金字招牌、各种金墙纸、金瓷砖、金马赛克、金瓦等等共3000多件,从一个侧面体现着世界金箔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中文名:中国金箔艺术馆
外文名:China Goldfoil Art Gallery
类别:艺术馆
地点:南京市江宁区金箔路98号
出具:将金箔用鹅毛口风挑入柔软的茅台纸内
中国金箔故乡在区龙潭花园乡一带,过去家家户户打金箔,1955年,64名金箔老艺人在花园联合成立了金箔锦线合作社,1983年长江发大水时搬迁到了南京江宁的东山镇(现江宁区东山街道),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最大、年耗黄金1吨多的金箔生产基地“南京金箔集团”。
南京是金箔的故乡,南京金箔集团生产经的金陵牌金箔产量占全国金箔总产量的70%以上,并且产品70%销往日本、美国、意大利、西班牙以及台湾、香港和东南亚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金箔集团多年来是江宁区地方企业纳税大户,南京金箔也一直是南京引以为豪的一张地方名片,特别是“南京金箔锻制技艺”作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成功后。
展览大厅面积2000平方米,分8个展区:金箔的起源、金箔业发展史、金箔生产工艺、金箔用途、金箔文化、金箔精神、金箔业的未来趋向等,展出金箔艺术品3000多件。从一个侧面体现着世界金箔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中国金箔艺术馆占地4000多平方米,设有金箔生产工艺、金箔艺术品、古今中外金箔应用经典等8个展区,共展出金箔艺术精品3000多件。
云南金殿、泰国乐达纳舍利塔
除了展出大量实物外,金箔陈列馆内还配有大量资料、图片和文字说明,使参观者既能知道南京金箔的现在,还能了解它的过去和未来。
作为南京的特色产品,南京金箔年产量在全国金箔年产量中占到70%左右,连续获得省优、部优称号,并远销国外,在莫斯科中国大酒店、刚果民主共和国总统府邸、美国华盛顿牌楼、日本大阪牌楼等世界著名建筑物上都大显身手,光耀全球。作为企业办博物馆,“金箔陈列馆”还是一种尝试,今后将进一步扩充展品,全方位展示中国古老的贴金工艺及其相关的艺术成就,为南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故宫藏画-唐寅山水画
为了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认识历史悠久、声名赫赫的南京金箔,中国最大的金箔生产基地——南京金箔总厂经多年筹划,于1990年建成了“中国金箔陈列馆”,并正式对外开放,以供中外游人观览。纪念馆位于金箔总厂厂区的一幢迎街大楼下,大门上的馆名由原中顾委委员杜平同志题写。进入陈列厅,迎面是一尊身着金装、满脸堆笑、袒胸露腹的大肚弥勒佛。这尊弥勒金佛看似大块黄金所打造,其实就是由金箔裹贴而成的,但衔接处却不留一丝痕迹,显出了极为精湛的贴金工艺。绕过金佛,后有一扇雕龙凤花鸟的金饰屏风,两侧壁柱上贴金画彩,金碧辉煌,分外艳丽。
陈列馆四壁展柜里的丰富展品,充分展示了南京金箔的种种用途。这里有南京云锦工艺织品研究所提供的云锦和龙袍。云锦为古代宫廷服装的主要面料,因花色灿烂如天空彩云而得名,而南京金箔制成的锦线为织造云锦的主要原料。
在另一个展柜里有上海墨厂提供的书画墨,该厂历来使用南京金箔配方制墨,使墨内发紫玉光泽,历久不褪,添笔不胶,入纸不晕,香味浓郁,防腐不蛀,在国内外曾多次获奖,为中外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在与之毗邻的展柜里,陈列着苏州扇厂提供的采用南京金箔贴金的各种摺扇、挂扇。这些高级扇品经贴金和手绘彩画后,更显典雅珍贵,因而享誉中外,畅销国内和国际市场。具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北京同仁堂药店和天津达仁堂制药厂生产的“安宫牛黄丸”、“大活络丹”等名贵中成药丸,在这里也有专柜陈列,这些药丸的配方与裹金均含有南京金箔的成分。现代医学证明,金箔内确含有人体所需的部分微量元素,食之有镇惊、化痰、安神的作用。
人们对黄金的赞美中常常也在无形中体现了黄金的特殊工艺,如:“金枝玉叶”、“金碧辉煌”,所描述的就是黄金工艺的一个重要品种——金箔。金箔是用黄金锤成的薄片。黄金由于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一两(31.25克)纯金可锤成万分之一毫米厚、面积为16.2平方米的金箔。即一克黄金可以打制成约0.5平方米的金箔,厚度为0.12um。金箔标准规格为9.33*9.33cm,其它常用规格还有8*8cm,10.9*10.9cm,4.5*1.5cm,2.75*2.75cm。黄金性质稳定,永久不变色、抗氧化、防潮湿、耐腐蚀、防变霉、防虫咬、防辐射,用黄金制成的金箔具有广泛的用途。古法制金箔是先将金提纯,再经千锤百炼的敲打,成为面积2.5平方厘米的金叶,然后夹在用煤油熏炼成的乌金纸里,再经6-8小时的手工锤打,使金叶成箔,面积相当于金叶的四十倍左右,再裁成方形即成。
金箔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工艺品,源于东晋,成熟于南朝,流行于宋、齐、梁、陈,今南京龙潭地区是金箔的发源地,相传至今已有近1700年历史。北京东陵慈禧陵墓铭文,就是典型的金箔制品。传统工艺制作金箔,是以含金量为99.99%的金条为主要原料,经化涤、锤打、切箔等十多道工序的特殊加工,使其呈现色泽金黄,光亮柔软,轻如鸿毛,薄如蝉翼,厚度不足0.12微米。
金箔有“红金”、“黄金”之别,晚清以来,又有“库金箔”、“苏大赤”、“田赤金”诸多称谓。“库金箔”颜色发红,金的成色最好,张子也最大,约三寸见方。“苏大赤”颜色正黄,成色较差,张子约二寸八分见方。颜色浅而发白的叫“田 赤金”,颜色如金而实际上是用银来熏成的叫“选金箔”。四川三星堆、金沙出土的商代金箔工艺品极具代表性,如金箔老虎、金箔凤凰、金箔蛙饰、金箔鱼形饰等。
地铁:乘南京地铁一号线至天印大道站下,距离站点3公里左右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金箔路98号中国金箔艺术馆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