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市第一中学 编辑
南京市第一中学(Nanjing No.1 Middle School),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国家级示范高中、江苏省重点中学、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是江苏省模范学校和全国文明校园,是南京市第一所公办中学。
南京市第一中学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初名为“崇文学堂”,其后学校先后易名首都中区实验学校、南京市立第一中学、国立第二中学,并于1949年更名为南京市第一中学。
截至2019年4月,学校有高中教学班39个,在校学生约1900人。在编教职工共213人,其中专任教师194人;正高级教师6人,副高级教师87人;特级教师7人,市学科带头人27人,市优秀青年教师39人;有博士研究生学位者3人,硕士研究生学位者45人。
中文名:南京市第一中学
外文名:Nanjing No.1 Middle School
简称:南京一中
创办时间:1907年
办学性质:公办普通高级中学
学校特色:国家级示范高中(2000年)江苏省重点中学(1953年)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2004年)
主管部门:南京市教育局
现任领导:张苏皖(党委书记)、朱焱(校长)
校训:求真
校歌:《南京市第一中学校歌》
校庆日:11月1日
地址:南京市秦淮区中山南路301号(中山南路校区)南京市江北新区浦云路64号(江北校区)
主要奖项:江苏省模范学校(2000年)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2017年11月)
知名校友:金翔龙、李泽椿、汪承灏、饶子和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孙绍云等三位乡绅创设了“崇文学堂”,校址为清代江宁府署箭道、西花园旧址,为南京市第一中学的前身。1910年,思益学校(1903年创办)并入,称“江宁县公立两等小学”。
民国12年(1923年),学校更名为“江宁县公立第一高等小学”。
民国16年(1927年),学校更名为“首都中区实验学校”,蔡元培先生题写“开校纪念”碑铭,学校成为南京市第一所公办中学。
民国22年(1933年),学校更名为“南京市立第一中学”。
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学校部分师生西迁,与苏浙皖入蜀师生联合成立国立第二中学。
民国34年(1945年),学校于原址复校。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更名为南京市第一中学。
1953年,南京市第一中学被评为江苏省首批重点中学。
1998年,学校正式推行“中学导师制”。
2000年,学校获评为中国国家级示范高中、江苏省模范学校。
2004年,学校获评为首批江苏省四星级高中。
首都中区实验学校校门(1927—1933年)
南京市立第一中学校门(1933—1937年)
南京市立第一中学校门(张府园大香炉)(1938—1945年)
南京市立第一中学校门(1945年)
南京市立第一中学校门(1946—1949年)
南京市第一中学校门(1949—1964年)
建设大楼(1953年暑假建成)
南京市第一中学校门(1965—1986年)
南京市第一中学校门(1987—1997年)
南京市第一中学校门(1997—2012年)
望星楼旧貌
明德园旧貌
2020年秋季,江北校区投入使用,与中山南路校区按照“一个代码、两个校区”的办法招生。
校门(2012年—)
航拍(西北角)
航拍
办学规模
截至2014年1月,南京市第一中学占地面积3.2万余平方米,绿化面积1.2万余平方米,绿地率达28%,绿化覆盖率为37.5%。截至2019年4月,学校有高中教学班39个,在校学生约1900人。
截至2020年 ,学校有南京市第一中学初中部、南京一中实验学校(南京民办实验学校) 、南京民办求真中学 、南京一中明发滨江分校、南京市第一中学马群分校、南京市第一中学高淳分校、南京市第一中学江北新区分校等联盟学校。
硬件设施
截至2018年1月,南京市第一中学设有校史馆、档案室、心理咨询室、医务室、行政楼、图书馆、音乐厅、天象厅、体育馆、学校食堂、学生宿舍。 其中,校史馆建筑面积约1750平方米,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展示开放面积约1400平方米; 音乐厅建筑面积244平方米,座位123个,舞台面积约100平方米; 天象厅拥有不同光学系统的天文望远镜、日珥镜以及天文观测CCD等设备资源,为学生进行天文观测、探索宇宙奥秘提供条件; 学校食堂共有3个餐厅,约1000个餐位; 学生宿舍共有四层,男女生各两层,共计280个床位,设有空调、共用开水器、淋浴房、卫生间等公共实施。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4月,学校有在编教职工共213人,其中专任教师194人;正高级教师6人,副高级教师87人;特级教师7人,市学科带头人27人,市优秀青年教师39人;有博士研究生学位者3人,硕士研究生学位者45人。
江苏省特级教师(16人) | 宗凤昌、陆芷茗、蒋桂林、尤小平、夏季云、黄侃、单锦浦、芮玉贵、陈良琨、赵若麟、贡泽培、王兆华、何炳均、徐荣亮、蔡肇基、吴晓茅 |
---|---|
江苏省正高级教师(7人) | 陆芷茗、夏季云、张宏、蔡肇基、芮玉贵、蒋桂林、尤小平 |
江苏省“333” 工程培养对象(5人) | 吕建林、包旭东、尤小平、陆芷茗、夏季云 |
江苏省教学名师(1人) | 夏季云 |
学生成绩
素质竞赛
年份 | 赛事名称 | 获奖者 | 获奖情况 |
---|---|---|---|
2017年 | 第十九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 | 王鑫研、徐冰灿、程舒颖 | 江苏省一等奖 |
宋璐瑶、毛寅清 | 江苏省二等奖 | ||
2017年 | 第十五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 | 陈玉遥、毛宇璠、邵珺 | 全国一等奖 |
王鑫研 | 全国二等奖 | ||
2014年 | 江苏省诗歌竞赛 | 潘怡宁 | 一等奖 |
2014年 | 来自世界的故事演讲比赛 | 曹佳玥 | 一等奖 |
2012年 | 南京市中学生英语口语比赛 | 张宇琪 | 一等奖 |
2012年 | 南京市中学生英语口语比赛 | 张弘毅、许晨晨 | 二等奖 |
教师成绩
级别 | 获奖情况 | 获奖教师 |
---|---|---|
国家级 | 全国优秀教师 | 肖立荣、章松华 |
国家级 | 全国“三育人”先进个人 | 黄乃洋 |
省级 | 江苏省“三育人”先进个人 | 陈明芬 |
省级 | 江苏省优秀班主任 | 朱爱萍 |
省级 | 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 陆文新 |
市级 | 南京市普教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 | 章松华、王东平 |
市级 | 南京市精神文明先进个人 | 蔡肇基、章松华 |
市级 | 南京市普教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 | 章松华、王东平 |
市级 | 南京市德育先进个人 | 王波 |
市级 | 南京市优秀班主任 | 杨大为、乐越 |
市级 | 南京市“巾帼岗位明星” | 吉晴莲、张红 |
学校荣誉
荣誉 | 获得时间 | 颁发单位 |
---|---|---|
全国文明校园 | 2017年11月 |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
2009-2012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 2013年8月 | 国家体育总局 |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 2010年10月 | 教育部技术教育委员会 |
江苏省文明单位 | 2016年9月 |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
2019—2021年度江苏省文明校园(中小学) | 2022年1月 |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
苏派名校联盟学校 | 2012年 | 江苏省教育厅 |
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 2016年6月 | 江苏省教育厅 |
2014年度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 | 2015年5月 | 共青团江苏省委 |
2013-2015年度南京市文明单位 | 2016年 | 南京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
南京市教育系统第七届师德先进群体 | 2011年9月 | 南京市教育局 |
南京市教育系统师德先进群体 | 2012年9月 | 南京市教育局 |
南京市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普通高中) | 2015年12月 | 南京市教育局 |
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 | 2016年6月 | 中共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
南京教师志愿者联盟教师志愿服务优秀组织单位 | 2016年12月 | 南京市教育局 |
南京市中小学德育示范基地学校 | 2016年10月 | 南京市教育局 |
2019年南京市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先进集体 | 2020年5月 | 南京市教育局 |
学校标识
旧版校徽
南京市第一中学校徽最初版本由李清悚校长于1927年主持设计完成,由一中、圆、倒三角形三部分构成。倒三角形的三只角分别代表“智、仁、勇”,“智、仁、勇”是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军人精神三要素,也是儒家提倡的立足天下的三种德行。校徽设计凸现了南京一中围绕“智、仁、勇”的育人目标,践行儒家“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的修身思想。
新版校徽
南京一中新版校徽
精神文化
校训
求真
南京市第一中学校训碑文
校歌
《南京市第一中学校歌》
李清悚 词 周玲荪 曲
大哉古都秀毓淮钟,
巍巍该校石城之中。
乐群敬业,朝气葱茏,
涵三德兮智仁与勇。
做生活兮泄泄融融。
啊~啊~愿春风广被兮天下为公。
啊~啊~愿春风广被兮天下为公。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校长 | 朱焱 |
党委书记 | 张苏皖 |
副校长 | 芮玉贵 |
副校长 | 蒋桂林 |
副校长 | |
副校长 | 陆芷茗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武小冬 |
历任领导
姓名 | 职务 | 任期 |
---|---|---|
李清悚 | 校长 | 1927年-1937年 |
欧季抚 | 校长 | 1938年-1940年 |
凌叔明 | 校长 | 1940年-1945年 |
陈重寅 | 校长 | 1946年-1948年 |
朱刚 | 校长 | 1949年-1952年 |
俞西远 | 校长 | 1953年-1956年 |
方明禄 | 校长 | 1956年-1964年 |
张正予 | 校长 | 1964年-1969年 |
黄志广 | 校长 | 1978年-1981年 |
王延龄 | 校长 | 1981年-1984年 |
华东林 | 校长 | 1984年-1990年 |
冯国和 | 校长 | 1990年-1998年 |
陈良琨 | 校长 | 1998年-2003年 |
吴晓茅 | 校长 | 2003年-2010年 |
尤小平 | 校长 | 2010年-2021年 |
姓名 | 职务/成就/事迹 |
---|---|
吴良镛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01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
尹文英 | 中国科学院院士,昆虫学家,现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
王元 | 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 |
汤定元 | 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所长。 |
张效祥 | 中国科学院院士,计算机专家,曾任总参第56研究所所长。 |
中国科学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 | |
汪承灏 | 1954年毕业,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 |
饶子和 | 1967年毕业,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子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家,曾任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南开大学校长。 |
陶诗言 | 中国科学院院士,气象学家,曾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 |
黄宏嘉 | 中国科学院院士,微波电子学家,现任上海大学名誉校长。 |
盛金章 | 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与地层古生物学家。 |
戴元本 | 中国科学院院士,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曾任中国高能物理学会理事长。 |
李泽椿 |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气动力和数值预报专家,曾任国家气象中心主任,北京气象学会理事长。 |
金翔龙 |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底科学专家,中国海底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
储兆瑞 | 1960年毕业于南京一中高中,曾任江苏省社科院社会信息调查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社会心理学教授。 |
孟非 | 江苏电视台著名主持人。 |
南京市第一中学
南京一中(江北校区高中部)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