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标准 编辑
汽车是高速行驶的交通工具,为减少它所造成的行人、乘客的生命财产损失,需从各方面制定标准,以保障交通安全。到21世纪初,死于车祸的人数超过了两次世界大战伤亡的总和。汽车的安全关系到乘客和行人生命财产利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目录
l 前后盘式制动系统
l 前排双气囊
l 三点式安全带
l 安全玻璃
l 高位刹车灯
l ABS+EBD(刹车防抱死和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
l 车头、车尾可溃缩的安全车身设计,车门内有防撞杆
碰撞测试
制动系统
制动系统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刹车系统,分盘式制动器和鼓式制动器两种。盘式制动器具有散热快、重量轻的优势,特别是长时间刹车时耐高温性特别好;而鼓式制动器是最早的制动器,由于结构问题,鼓式制动器在制动过程中散热性和排水性都比较差,容易引起制动效率下降。某种意义上,鼓式制动器已渐渐沦为一项将被淘汰的技术。
前后盘式和前盘后鼓都是国内量产车型普遍采用的制动器组合,由于前后盘式在频繁制动和车辆涉水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因此它在当今的汽车制动领域已成为主流。
安全气囊
当汽车发生碰撞时,车内感应模块快速对信号做出处理,确认发生碰撞的严重程度已超出安全带的保护能力时,便以1/100秒的速度释放气囊,使乘员的头、胸部与较为柔软的气囊接触,从而减轻撞击对车内乘员的伤害。
安全气囊对行车安全的作用不言而喻,迫于成本压力,一些厂商只在生产车型上配置驾驶席气囊,但副驾上就不坐人了吗?似乎在车祸中副驾的危险系数最高。
ABS+EBD
ABS的作用在于刹车时可以防止车轮抱死,这样车辆失控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显然ABS对于行车安全的意义重大。鉴于国内千变万化的路况,EBD(电子制动力分配功能)对于行车安全同样必要。考虑到ABS已经发展到了第五代,国内汽车消费者使用第二代ABS系统(ABS+EBD)的要求不算过分。
车身设计
国内在正面碰撞测试上的标准很低,测试车辆初速度仅为50公里/小时(国际上通行的测试速度则是64公里/小时,两种不同的测试速度在碰撞能量上相差了64%),更要命的是国内对于汽车安全性的强制性法规只有正面碰撞测试一项,针对车辆的侧面抵御碰撞的能力并没有作出相应规定(现实情况是大约四分之一的重伤甚至致命伤害是发生在侧面碰撞上),因此,除了车头、车尾可溃缩的安全设计以外,车门内须装有防撞杆。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