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丢番图 编辑
丢番图(Diophantus)是古希腊亚历山大大帝后期的重要学者和数学家(约公元246—330年,据推断和计算而知),他是代数学的创始人之一,对算术理论有深入研究,他完全脱离了几何形式,以代数学闻名于世。
丢番图逼近引论
亚历山大时期的丢番图对代数学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后来的数论学者有很深的影响。丢番图的《算术》是讲数论的,它讨论了一次、二次以及个别的三次方程,还有大量的不定方程。对于具有整数系数的不定方程,如果只考虑其整数解,这类方程就叫做丢番图方程,它是数论的一个分支。不过丢番图并不要求解答是整数,而只要求是正有理数。从另一个角度看,《算术》一书也可以归入代数学的范围。代数学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最大特点是引入了未知数,并对未知数加以运算。就引入未知数,创设未知数的符号,以及建立方程的思想﹝虽然未有现代方程的形式﹞这几方面来看,丢番图的《算术》完全可以算得上是代数。 希腊数学自毕达哥拉斯学派后,兴趣中心在几何,他们认为只有经过几何论证的命题才是可靠的。为了逻辑的严密性,代数也披上了几何的外衣。一切代数问题,甚至简单的一次方程的求解,也都纳入了几何的模式之中。直到丢番图,才把代数解放出来,摆脱了几何的羁绊。他认为代数方法比几何的演绎陈述更适宜于解决问题,而在解题的过程中显示出的高度的巧思和独创性,在希腊数学中独树一帜。他被后人称为“代数学之父”(还有韦达)不无道理。
“坟中安葬着丢番图,多么令人惊讶,它忠实地记录了所经历的道路。
上帝给予的童年占六分之一,
又过了十二分之一,两颊长胡,
再过七分之一,点燃起结婚的蜡烛。
五年之后天赐贵子,
可怜迟来的宁馨儿,享年仅及其父之半,便进入冰冷的墓。
悲伤只有用数论的研究去弥补,又过了四年,他也走完了人生的旅途。
终于告别数学,离开了人世。”
丢番图
与其有关的问题
1.丢番图的寿命:
解:设丢番图活了x岁。
x- =0
x-=0
x-=0
x-25/28x-9=0
x-25/28x=9
3/28x=9
x=84
答:丢番图活了84岁。
2.丢番图开始当爸爸的年龄:
84×(1÷6+1÷12+1÷7)+5=38(岁)
答:丢番图开始当爸爸的年龄为38岁。
3.儿子死时丢番图的年龄:
84-4=80(岁)
答:儿子死时丢番图的年龄为80岁。
《算术》具有东方的色彩,用纯分析的角度处理数论问题。这是希腊算术与代数的最高途径。它传到欧洲是比较晚的。16世纪,胥兰德翻译出版了拉丁文《算术》。其后,巴歇出版了经他校订的希腊文——拉丁文对照本,这使得费马走向近代数论之路,他在这个本子上写了许多批注,包括著名的费马大定理。费马的儿子将全部批注插入正文,予1670年再版。
1、有上述性质的数组中,数的个数是否能超越4个。
2、有无这样的数组,在两两相乘后加其它数后,还能为完全平方数。
对于任给的n个正整数 a_1,a_2,…,a_n,总存在一个实数 x,使得‖a_ix‖≥1/(n+1),i=1,2,…,n,成立,我们给出如下更一般的猜想:对于任给的 n 个正数 a_1,a_2,…,a_n,总存在n个整数 k_1,k_2,…,k_n,使得a_ik_j-a_jk_i≤n/(n+1)a_j-1/(n+1)a_i,对任给的i,j∈{1,2,…,n}成立,并且对更一般的猜想作了一些研究,给出了n=2,3 时的证明,其方法较以前完全不同。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