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承祐(931年-950年),相州安阳县(今河南省安阳市)人。后汉末代皇帝(948年-950年),后汉高祖刘知远之子,母为李皇后。后晋时期,授节院使、检校右仆射。后汉建立,授左卫大将军、检校司空,迁大内都点检、检校太保。乾祐元年(948年),正式即位,不甘心大权旁落,猜忌诛杀权臣,引发了重臣郭威叛乱。乾祐三年(950年)被杀,时年二十岁,谥号为“隐”,入葬于颍陵。
2024/08/07
1903
-
是因为召信臣对南阳郡的水利设施和农业生产有着特殊贡献,所以受到南阳百姓的拥戴,被誉为‘召父’”。 《汉书》中,两次将召信臣列为西汉“治民”的名臣,说明当时召信臣已声名卓著
2024/08/07
4189
-
崔寔(生卒年不详),字子真,又名台,字元始,涿郡安平(今属河北)人。名儒崔瑗之子。中国东汉文学家、政论家。崔寔出生名门,少沉静而好典籍。崔寔明于政体,吏才有余,遂论当世便事数十条,名之为《政论》。后拜议郎,迁大将军梁冀司马,与边韶、延笃等著作东观,会诸儒博士共定《五经》。至梁冀伏诛,以故吏而遭禁锢数年。后拜辽东太守,以母丧请归。除服后召拜尚书,以世乱不宜仕宦,数月请归,卒于家。崔寔认为“刑罚者,治乱之药石也;德教者,兴平之粱肉也”。赞扬汉宣帝采取严刑峻法,使社会安定;批评汉元帝奉行儒术,“多行宽政”,成为
2024/07/20
4616
-
丁德兴(1327年—1366年),定远(今安徽定远)人,明朝开国将领,济国公。至正十二年(1352年)投靠朱元璋,大破洪山寨,后屡建战功。至正十五年(1355年),随军渡江,分兵攻取溧水、溧阳。至正十七年(1357年),攻克宜兴,封凤翔指挥使。后参与了平定陈友谅、张士诚的战斗,在围困平江(今江苏苏州)时去世,赠都指挥使。洪武元年(1368年),追封济国公,列于功臣庙。南明弘光帝时,追谥武烈。(概述图片来源)
2024/08/07
7192
-
周类(?—前206年),秦汉之际雍王章邯部将。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被汉将郦商击败于栒邑(今陕西旬邑),并被杀。
2024/08/05
5116
-
义纵(?—前117年),河东郡人。西汉“酷吏”,名医义妁的弟弟。少为盗,凭借姐姐义妁有幸于王太后,在王太后推荐下,出任中郎,外放上党郡的县令,治政严酷,政绩优异,历任长陵县令、长安县令、河内都尉、南阳太守,依法办事,不避权贵,娴于杀戮,严厉打击豪强地主。迁定襄郡太守,一次处死400余人,百姓不寒而栗,累迁左冯翊。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因破坏告缗法,坐罪被杀。
2024/08/06
6499
-
缯贺(?—前169年),西汉开国功臣、诸侯。汉王三年(前204年)加入刘邦军,历任执盾、连敖、都尉。楚汉战争时,曾为掩护刘邦而力战,击退西楚追兵。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受封祁侯,侯爵在位三十三年去世,谥“谷”。
2024/08/06
3234
-
周成(?~公元前159年),刘邦麾下御史大夫周苛之子,以父守荥阳死事功,高祖九年,封高京侯(《汉书》作“高景侯”)。汉文帝后五年,周成谋反,下狱死。
2024/08/04
2800
-
康僧会(?-280年),名会,祖籍康居(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世居天竺(今印度),后移居交趾(今越南北部),中国三国时期吴僧人,伦理思想家。康僧会幼随父移居交趾。10余岁时,父母双亡,至丧事毕出家。因其祖先是康居人,故人称康僧。其好学博览,通内外典籍。曾从安世高弟子南阳韩林、颍川皮业、会稽陈慧学习,并与陈慧共注《安般守意经》,在禅法上颇有心得。时江东佛法未盛,立志东游弘法。吴大帝赤乌十年(247年,一作赤乌四年)至建业(今江苏南京),设像行道,孙权为之立建初寺。康僧会在江南颇有名望,曾于吴国宫廷显现神
2024/08/10
8839
-
管共候刘罢军(?-前174)西汉宗室,汉高祖刘邦之孙,齐悼惠王刘肥第四子。汉惠帝刘盈与汉文帝刘恒之侄。齐王刘襄,城阳王刘章之弟。
2024/08/06
5468
-
刘义欣(404年~439年),彭城绥舆里(今江苏省徐州市)人。南朝宋宗室大臣,长沙景王刘道怜长子,刘义庆之兄。承继父爵,历任中领军、征虏将军、青州刺史、魏郡太守。宋文帝元嘉元年,进号后将军,加散骑常侍,迁南兖州刺史,迁使持节,豫州刺史,镇寿阳。颇有政绩,随宜经理,境内畏服,城府库藏,渐皆充实。元嘉十年,进号镇军将军。元嘉十六年(439年)去世,年仅三十六岁,追赠散骑常侍、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为成。
2024/08/07
2382
-
郭佳·穆彰阿(1782年-1856年),字子朴,号鹤舫,别号云浆山人,满洲镶蓝旗人,清朝大臣。穆彰阿进士出身,历任庶吉士、刑部侍郎、左都御史、理藩院尚书、漕运总督、军机大臣、翰林院掌院学士、文华殿大学士等职。他担任军机大臣二十余年,善于揣摩上意,深受宠信,权倾内外。鸦片战争期间,穆彰阿主张议和,诬陷林则徐等主战派,并主持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咸丰皇帝继位后,重新起用林则徐等人,将穆彰阿革职,永不叙用。咸丰六年(1856年),穆彰阿病死。
2024/07/30
4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