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穆护萨,满洲正黄旗人,姓赖布,世居佛阿拉。
2024/07/30
1751
-
郭柏荫(1807年-1884年),字远堂,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清朝官吏。郭柏荫于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为甘肃甘凉道道员。咸丰三年(1853年),郭柏荫在籍会办团练,授郎中。同治二年(1863年),授江苏苏松常镇太粮道。郭柏荫于同治五年(1866年),迁江苏布政使、护理巡抚,疏请核减苏松常镇太五属漕额,并修浚太仓浏河,又会同浙江巡抚马新贻缉捕江、浙交界之枪船。同治六年(1867年),调抚湖北,旋署湖广总督,大肆捕杀境内会党、教众和散勇。同治八年(1869年),湖
2024/07/29
4109
-
苻安(生卒年不详),略阳郡临渭县(今甘肃省秦安县)人,氐族。前秦宗室大臣,官至大司马、骠骑大将军、并州刺史,封爵武都王。惠武帝苻洪之弟,景明帝苻健叔父,宣昭帝苻坚叔祖父。苻安德高望重,忠心耿耿。永和六年(350年),苻洪遇弑,苻安前往东晋报丧,但在归还途中被姚襄扣押。后来苻安借机回到了前秦,苻健加封苻安官爵,命其镇守蒲坂。皇始五年(355年),苻健病重,于是赐予苻安都督中外诸军事的权利,用以安定内外朝局。寿光二年(356年),前秦征东参军阎负、梁殊出使前凉,权臣张瓘询问前秦宗室领袖,二人将苻安比作周公。
2024/08/07
8338
-
苻觌(生卒年不详),祖籍略阳郡临渭县(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出生于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氐族。前秦宗室大臣。惠武帝苻洪之孙,景明帝苻健之子。皇始元年(351年),苻觌受封长乐公。皇始二年(352年),苻觌晋封长乐王。
2024/08/07
8861
-
鱼弘志又称鱼志弘,唐朝宦官,与仇士良同掌禁军,后掌握唐朝政权。
2024/07/20
1509
-
王九思(1468~1551) 明代文学家。字敬夫,号渼陂。汉族,陕西鄠县(今西安市鄠邑区)人。弘治九年(1496)同进士出身。选为庶吉士,后授检讨。其间,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等人陆续来北京,相聚讲论,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史称"前七子"。正德四年(1509)调为吏部文选主事,年内由员外郎再升郎中。王九思曾任翰林院检讨、吏部郎中。武宗时宦官刘瑾败,因与刘瑾为陕西同乡,被名列瑾党,降为寿州同知。以诗文名列“前七子”。所著有诗文集《渼陂集》、杂剧《沽酒游春》《中山狼》(一折),及散曲集《碧山乐
2024/08/05
4137
-
皇甫重,字伦叔,安定朝那(今宁夏彭阳)人,西晋时期大臣。初得司空张华赏识,荐为新平太守,转秦州刺史。“八王之乱”中,与弟弟左将军、河东太守皇甫商一起依附长沙厉王司马乂,被河间王司马颙所攻,司马乂、皇甫商兵败后,仍然封锁兵败的消息并派养子皇甫昌求救于东海王司马越,后来因为兵败的消息走漏风声,被部下杀害。
2024/08/07
8518
-
楚堵敖,《史记·楚世家》作庄敖,芈姓,熊氏,名艰,楚文王之子,楚成王同母兄,母息夫人,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675年―公元前672年在位。
2024/08/10
1802
-
欧阳澈(1097年-1127年),一名彻,字德明,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中国宋代词人、散文家。欧阳澈年少美须眉,善谈世事,尚气大言,慷慨不少屈。靖康元年(1126年),应召上书言事,奏论朝廷弊政三十馀事,陈安边御敌十策。建炎元年(1127年),徒步至南京应天府,以布衣伏阙上书,请诛宰执黄潜善、汪伯彦等。八月,欧阳澈与陈东同被斩于市。年仅三十一岁。欧阳澈诗多朋友赠答唱和之类,“冲淡俊逸,抑扬顿挫,有唐人气味”。诗风颇似李白,然于李贺、贾岛、韩愈等,亦多所师法。其文集仅存五篇,尤以《上皇帝万言书》三篇为著。
2024/08/04
8467
-
周堪,字少卿。西汉时齐人。汉宣帝时任大鸿胪译官令、太子少傅。汉元帝时任诸吏光禄大夫。
2024/08/06
8049
-
桓宽(生卒年不详),字次公。汝南(今河南上蔡)人。中国西汉大臣、学者、文学家。桓宽博学善文,曾治《公羊春秋》。后于宣帝时举为郎,官至庐江太守丞。始元六年(前81年),昭帝(刘弗陵)征请郡国贤良、文学六十余人,询问民间疾苦,众人皆请罢止盐铁、酒榷、均输,唯御史大夫桑弘羊以为“此乃所以安边境,制四夷,国家大业,不可废也”,与众辩难。宣帝(刘询)时,桓宽整理双方论辨之辞,推衍成《盐铁论》一书。桓宽偏向儒家,与贤良文学思想相一致,其书流露出对贤良文学的赞同和对桑弘羊的不满。其所著《盐铁论》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
2024/08/05
3793
-
张绍先(1584年-1666年),字善述,号重光,祖籍巨鹿县西张庄。后迁居杨家寨,后居县城水市街。中国明清时期官员。张绍先幼时进学堂读书。18岁入邑序,1603年,中举。1616年,中进士。张绍先在任陕西泾阳县尹期间,兴利徐弊,督修水利,并将魏忠贤党羽中一谋产诬邻的豪绅绳之以法。因政绩卓著,擢升为右通政使,掌管国家奏状案牍。1628年,累迁为通政使。1638年,张绍先以病乞归,获允后在京西香山住闲。清朝初期,张绍先重被起用,加光禄卿,赐状元及弟。1648年,他因佐政有功,旋升工部左侍郎,并钦赐建“皇恩四世
2024/08/05
1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