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琇者,蒲州解人也。父审素,为巂州都督,在边累载。俄有纠其军中赃罪,敕监察御史杨汪驰传就军按之。汪在路,为审素党与所劫,对汪杀告事者,胁汪令奏雪审素之罪。俄而州人翻杀审素之党,汪始得还。至益州,奏称审素谋反,因深按审素,构成其罪。斩之,籍没其家。琇与兄瑝,以年幼坐徙岭外。寻各逃归,累年隐匿。汪后累转殿中侍御史,改名万顷。
2024/08/10
7112
-
武弘度,武士彟哥哥的儿子,唐朝名士,任相州司兵参军。
2024/08/11
8245
-
袁光廷,河西戍将,安史之乱时,吐蕃入侵河陇。光廷为伊州刺史,坚守数年而死。建中初,赠工部尚书。
2024/08/11
3724
-
姚訚,唐朝,公元757年去逝,任将领。
2024/08/11
2031
-
雷万春(701-757年),本名雷震,字鸣空,号一元,范阳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祖籍鄱阳。唐朝时期忠臣、儒将。自幼学武,智勇兼备,博通群书,骁勇善战。安史之乱时,跟随张巡把守雍丘和睢阳,城陷遇害。唐肃宗即位,追赠荣禄大夫、忠烈将军。宋徽宗时期,追封忠勇侯,后人尊奉“雷霆驱魔大将军”。台湾民间信仰,尊为“三田都千岁”、“雷府千岁”。
2024/08/11
6696
-
南霁云(?~757年),魏州顿丘(今河南濮阳市清丰县南寨村)人。唐朝时期名将。南霁云少时微贱,为人操舟。安禄山发动叛乱,巨野县尉张沼起兵讨伐,提拔南霁云为将。尚衡攻击叛军李廷望,又以南霁云为先锋。后被派协助张巡守卫睢阳。至德二年(757年),睢阳被安庆绪部将尹子奇包围,南霁云到临淮求救。河南节度使贺兰进明认为睢阳必失,出兵无益,拒绝出兵。南霁云怒断一指,然后离去。由于寡不敌众,睢阳城破,诸将被俘,南霁云等人宁死不降,壮烈牺牲。河南清丰县马庄桥镇南部建有南园,园区以“忠勇”精神为主题,设有南霁云将军主题雕塑
2024/08/11
1624
-
王行敏(?—621年),并州乐平人。唐潞州刺史,屯卫将军。武德四年(621年),为刘黑闼所杀。
2024/08/11
9673
-
田頵(858年-903年),字德臣,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唐末时期吴国将领。田頵在唐末与杨行密结为兄弟,协助杨行密据有庐州,并在杨行密攻取宣州、淮南等藩镇的战役中立下大功,官至宁国节度使,加检校太保、同平章事。他自景福元年(892年)镇守宣州,十余年间东攻两浙,北取升州,辅佐杨行密建立吴国,是吴国的方面大将。但也逐渐遭到杨行密的猜忌与压制,矛盾不断激化。天复三年(903年)八月,田頵举兵叛乱,虽一度攻至升州,但先后为李神福、台濛所击败,被迫退守宣州,最终在出城作战时战死于城下,终年四十六岁,他死后传首
2024/08/11
4448
-
朱宣(生卒年不详),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三国时期吴国骠骑将军、云阳侯朱据之孙,朱熊之子。吴景帝永安年间,承袭其祖父云阳侯的爵位。孙皓在位时,官至骠骑将军。
2024/08/10
2810
-
萧邺,字启之,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唐朝宰相,南梁长沙宣武王萧懿九世孙。出身兰陵萧氏齐梁房,进士出身,历任监察御史,翰林学士、衡州刺史。唐宣宗即位后,得到了重用,累拜工部尚书、同平章事。唐懿宗李漼即位,罢相,出任荆南节度使、剑南西川节度使、山南西道观察使、户吏二部尚书、河东节度使,不知所终。
2024/08/11
1424
-
韦博,字大业,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大臣,浙西节度观察使韦黄裳之孙。出身京兆韦氏。早年举进士第,拜殿中侍御史。后任主客郎中,以谏浮屠事忤宰相李德裕,出任灵武节度副使,在西北巡边,对奏称旨,还拜京兆尹。与御史中丞争竞不平,又出任平卢节度使,卒于昭义节度使,年六十二,赠兵部尚书。
2024/08/11
7849
-
唐河东人,字日彰。敬昕弟。进士及第,辟山南东道节度府,擢谏议大夫。武宗时,御史平吴湘狱,得罪宰相,晦上疏极道是非,不少回纵。宣宗大中中,历御史中丞、刑部侍郎、浙西观察使,徙兖州节度使,以太子宾客分司,卒。
2024/08/11
2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