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爽,字仕明,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北魏学者。聪敏过人,博闻强识。太武帝灭亡大夏国,归顺北魏,授宣威将军。开设学馆,教授门徒,得到崔浩、高允的称赞,尊号“儒林先生”,卒于家中,时年六十三。
2024/08/11
1279
-
张议潮(799年-872年),一作张义潮,沙州敦煌(今甘肃敦煌)人。中国唐朝后期将领,领导沙州等地人民摆脱吐蕃贵族统治的首领。张议潮出身沙州豪族,自少有大志。大中二年(848年),他乘吐蕃内乱之机,率众驱逐沙州的吐蕃镇将,自摄州事。此后一二年间,他修治兵甲,且耕且战,收复甘、肃二州。大中三年(849年),秦、原、安乐三州和石门关等七关人民,在唐军的配合下,也摆脱吐蕃统治,以其地归唐。随后张议潮遣使向唐廷告捷,使者于大中五年(851年)抵达长安,唐宣宗授张议潮为沙州防御使。此后逐步收复河西各州之地,派使者携
2024/07/20
2048
-
王轨(?-579年),赐姓乌丸氏,小名沙门,鲜卑族,北周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骠骑大将军王光之子,冒称汉司徒王允之后,北周时期名将。北周武帝即位,授王轨前侍下士,迁内史下大夫,亲遇日重。其助帝密图权相宇文护,转内史中大夫,参预军国大政。建德五年(576年),从平并、邺,其以功进位上大将军,拜郯国公。建德六年(577年),王轨与陈司空吴明彻战于淮口(今江苏淮阴),俘敌三万余人,擒明彻,威震陈境,以奇功进位柱国,拜徐州总管、七州十五镇诸军事。其曾向武帝言太子宇文赟失德,不堪后嗣,及赟登位,遭忌,王轨被杀于徐
2024/08/11
8569
-
段永(502—569),字永宾,辽西石城(今辽宁建昌县)人,鲜卑族。北魏、西魏、北周将领,东晋幽州刺史段匹磾的后代。正光末年,避地于中山。北魏末年平定青州崔社客起义、元伯生的叛乱,出任左光禄大夫,进爵沃阳县侯。大统初年,投靠西魏,授徐州刺史。参与潼关、沙苑、河桥之战,颇有军功,出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汾州刺史,进爵昌平县公,赐姓尔绵氏。西魏废帝元年,出任恒州刺史。北周建立后,进爵广城郡公,历任文瓜二州刺史、户部中大夫,加位大将军。天和四年,授小司寇、右二军总管,病逝于贺葛城,获赠柱国大将军、都督同
2024/08/11
3100
-
元定(?~567年),字愿安,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魏、西魏、北周将领,北魏景穆帝拓跋晃曾孙,巨鹿太守元道龙的儿子。敦厚少言,沉稳刚毅。初仕北魏,从平关陇起义、消灭侯莫陈悦,拜步兵校尉。西魏建立后,拜都官尚书,跟从宇文泰征战,抵抗东魏进攻,累迁金紫光禄大夫、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受封长湖郡公。北周建立后,出任岷州刺史,治境有方,进位大将军。北周天和二年,带兵接应南陈湘州刺史华皎,兵败被俘,发病去世。
2024/08/11
4826
-
赵猛(419~488年),字玄威,南阳西崿(今河南南阳市卧龙区西鄂县)人。北魏时期大臣, 晋朝扬州刺史赵尚之后,幽州刺史赵邕族人。英明骁果,志气恢宏,擢为荆州白杨军将,迁定安县令。太和十二年,卒于家中,享年七十岁。正光五年,葬于蒲州南嵎。
2024/08/11
7621
-
陈元康(507年—549年9月15日),字长猷,冀州广宗(今河北威县)人。北魏、东魏大臣,镇南将军陈终德之子,高欢家族的重要幕僚。陈元康颇涉文史,机敏有干用。北魏正光五年(524年),参加尚书令李崇的北伐军队,以军功赐爵临清县男。普泰年间,担任主书,进封威烈将军。东魏天平二年(535年),升迁司徒府记室参军,瀛州开府司马,加封辅国将军。后因高欢的主薄孙搴醉死,陈元康得以受高季式推荐,出任大丞相功曹,大行台都官郎,掌管国家机要。邙山之战时,东魏大胜,陈元康力主追击宇文泰,却没有被高欢采纳,高欢从而错失了击溃
2024/08/11
6013
-
毗伽公主,药罗葛氏,回纥的公主,756年入塞和亲,《新唐书·回鹘传》说是可敦(相当于中原王朝的皇后)之妹。
2024/08/11
3446
-
李承寀(cǎi)(?-758年),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宗李治曾孙,章怀太子李贤孙,邠王李守礼子。至德二载(757年),授宗正卿、沙州牧,册封敦煌郡王。带领仆固怀恩进入回纥和亲,迎娶毗伽公主,引入回纥兵马平定安史之乱。乾元元年(758年)六月,去世,追赠司空。
2024/08/11
2172
-
小宁国公主,唐代嫁给回纥可汗的和亲公主,为荣王之女,于公元791年逝世。
2024/08/11
6594
-
真宁公主(?—?),唐宪宗李纯女,母不详。公主下嫁薛翃。
2024/08/11
4996
-
张膺,不知何许人也。延兴中,为鲁郡太守。
2024/08/11
4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