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及,字希之,其先幽州良乡人。
2024/08/12
5441
-
范正辞(936~1010年),字直道,齐州高平(今山东省高平县)人。北宋时期大臣。勤奋好学,精通《春秋》三传。进士登第,起家安阳主簿。开宝年间,历任国子监丞、著作佐郎。受命追还欠税,才干出众,出任淄州知州。历任员外郎、扬州通判,出为河东转运使、滁州团练副使。遇赦,迁考功员外郎、膳部郎中,请求监兖州商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因病去世,时年七十五
2024/08/12
6758
-
梁鼎(955—1006),字凝正,益州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历通判歙州、知吉州,以能声闻。代还,上言请定州县长吏考绩之法。累擢度支判官,与陈尧叟建议兴修三白渠及陈、许诸州水利。真宗咸平时,为度支使。因在陕西禁解池盐,实行官卖,又以陈腐官粟摊给民户,被劾罢。景德初,出知凤翔府。好学善书,工篆、籀、八分。有《隐书》、《史论》等。
2024/08/12
3783
-
唐肃,帝尧后裔,杭州钱塘人。当钱俶时,始七岁,能诵《五经》,名闻其国中。后与孙何、丁谓、曹商游,学者慕之。
2024/08/12
4034
-
范师道(1005—1063),字贯之,苏州长洲(今苏州市)人,范琪子。宋仁宗天圣九年进士。历起居舍人、同知谏院,迁兵部员外郎,兼侍御史。前后在言职,有闻即言,尝数奏枢密副使陈升之不当用,又奏数陈执中、王拱辰、李淑、王德用、程戡等罪。其言虽过,而仁宗每优容之。官终直龙图阁、知明州。
2024/08/12
5516
-
吴鼎臣,棣州人。既逐李京,会贾昌朝罢,夏竦自北京召为相。
2024/08/12
4455
-
李恒(795年7月26日-824年2月25日),即唐穆宗,初名宥,唐宪宗第三子,中国唐代皇帝。李恒初封建安郡王,唐宪宗登基后进封遂王。元和七年(812年),其异母长兄惠昭太子李宁卒,唐宪宗立其为太子。即位后,流放制造丹药的方士,罢宰相令狐楚、皇甫镈。长庆二年(822年),以李逢吉为相。同年,宦官打毬堕马,唐穆宗受惊,致患风疾,足不能履地,朝政为宦官王守澄与宰相李逢吉所掌控。次年,又拜牛僧孺为相。李恒君臣以为天下无事,推行消兵之策,导致被裁撤的兵士无以为生,啸聚山林,社会动荡。长庆四年(824年)正月,因服
2024/07/20
2417
-
陈琰,字伯玉,澶州临河人。进士及第,历溧阳、栾城县主簿,迁大理寺丞、监真定府税,知金堂、夏津二县。
2024/08/12
8989
-
马元方,字景山,濮州鄄城人。
2024/08/12
5195
-
边肃,字安国,北宋时期应天府楚丘县(今河南商丘北,山东曹县南)人。宋景德(1004年-1007年)科二甲进士。宋真宗时曾知邢州。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大宋境内地震频发,契丹大举入侵,边肃在邢州抗灾御敌,立下战功,终获兵部尚书。元脱脱《宋史》有边肃传。
2024/08/12
5951
-
杜曾(?—319年),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中郎将杜蕤远房堂弟,晋朝将领。本是新野王司马歆帐下的南蛮司马,为人勇猛,作战勇冠三军。永嘉六年(312年),司马歆的原部将胡亢聚众起兵,任命杜曾为代理竟陵太守,胡亢对杜曾十分信任。建兴元年(313年),杜曾联合荆州贼寇首领王冲攻打胡亢,杜曾趁胡亢出动全部精锐部队、城中空虚之机杀死胡亢,接管他的部众,自称南中郎将、竟陵太守。建兴三年(315年),杜曾占据汉水、沔水地区。太兴二年(319年),周访大败杜曾,杜曾的部下马俊、苏温等把他抓到周访处投降,杜曾便被斩杀。
2024/08/07
4208
-
马寻,须城人。举《毛诗》学究,累判大理寺,以明习法律称。历提点两浙陕西刑狱、广东淮南两浙转运使
2024/08/12
3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