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稷(?-1082年),字长卿,邛州(今邛崃)人。中国北宋官吏。李稷初以父荫为将作监主簿,历任河北西路、东路转运判官。熙宁七年(1074年),李稷提举成都府路茶事,榷禁蜀茶。两年间,李稷课羡76万缗。擢盐铁判官,为陕西转运使、制置解盐。秦民作舍道旁者,创使纳“侵街钱”,一路扰怨,李稷与李察皆以苛暴著称,时人语曰:“宁逢黑杀,莫逢稷、察”。元丰四年(1081年),种谔出兵攻西夏,李稷坐督运军粮不继,被贬为判官。次年,徐禧筑永乐城,李稷奉命主粮饷。永乐城陷后,李稷遇难。
2024/08/12
7261
-
阎询,字议道,凤翔天兴人。
2024/08/12
4869
-
沈立,北宋水利学家、藏书家。字立之,历阳(今安徽和县)人。举进士,签书益州判官,提举商胡埽。采摭大河事迹、古今利病,为书曰《河防通议》,治河者悉守为法。
2024/08/12
7106
-
孙路,字正甫,开封人。进士及第。元丰中,为司农丞。邓润甫荐为御史,召对,其言不合新政,神宗语辅臣以为不可用,下迁主簿。路鞅鞅不释,求通判河州,徙兰州。夏人入寇,论捍御功,进五阶,除陕西转运判官。
2024/08/12
4169
-
李师中(1013年-1078年),字诚之。楚丘(今山东曹县)人。中国宋代词人、大臣。李师中于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中进士,授并州推官。知洛川、敷政县,改管干鄜延路经略机宜事。嘉祐三年(1058年),提点广西刑狱、权经略事。嘉祐七年(1062年),知济州。历知兖州、凤翔府。神宗熙宁初,擢天章阁待制、河东都转运使。熙宁二年(1069年),西夏入侵,改秦凤璐经略安抚使、知秦州。坐与王韶意见不和,降知舒州。熙宁四年(1071年),徙知洪州。历知登州、齐州。熙宁七年(1074年),知瀛洲。以上书言事忤执政,贬和
2024/08/12
3469
-
孙瑜,字叔礼,博平人。以父任为将作监主簿,贾昌朝荐为崇文检讨、同知礼院、开封府判官。
2024/08/12
1261
-
张瑰,字唐公,张洎之孙也。举进士,以妇父王饮若嫌,召试学士院,赐第,除秘阁校理、同知太常礼院。谥钱惟演曰文墨,其子挝登闻鼓上诉,仁宗使问状,瑰条奏甚切,朝廷不能夺,乃赐谥曰思。温成庙祠享如神御,请杀其礼。
2024/08/12
9047
-
张景宪(1004年—1080年),字正国,开封府拱州(今河南睢县)人,后迁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人。因父亲张师德的恩荫被任命为淮南转运副使。山阳县令郑昉贪赃数额极大,他的亲戚又多为显要人物。张景宪揭发并立案查办,把他流放到岭外。贪污的官吏都望风引退。张景宪移任京西、京东转运使。王逵在郓州,专门抓住官员的短处,随意按照他的要求索取贿赂,张景宪上奏他的罪恶,将他编管在宿州。元丰初年被改任为同州知州,以太中大夫去世,享年七十七岁。
2024/08/12
2061
-
邓绾(1028年-1086年),字文约,成都双流(今属四川)人。北宋大臣,文人。邓绾早年举进士,为礼部第一,任方员外郎。熙宁三年(1070年),通判宁州。条上时政数十事,以为宋兴百年,当事更化。召对,除集贤校理、检正中书孔目房。同知谏院,献所著《洪范建极锡福论》,迁侍御史知杂事、判司农事。五年,擢御史中丞,加龙图阁待制,迁翰林学士。王安石去位,颇附吕惠卿,及王安石复相,又劾吕惠卿、章惇以取谀安石,神宗谓其奸回,斥知虢州。逾岁,为集贤院学士、知河阳。元丰中,知荆南府,历知陈、陕、永兴、青、邓诸州军。元祐元年
2024/08/12
2877
-
张岊(1012年-?),字子云,府州府谷(陕西神木县)人,中国宋朝时期将领。张岊以赀为牙将,有胆略,善骑射。天圣七年(1029年),张岊奉命赴西夏军营索俘户有功,补为来远寨主,时年十八,名动一军。康定元年(1040年),张岊以教练使从折继闵进兵,破浪黄和党儿两族,以功补下班殿侍、三班差使。张岊继守府州,以劳迁右班殿直,为麟、府二州道路巡检。张岊于庆历元年(1040年),以战功累迁至礼宾副使。官终麟府路驻泊都监兼沿边都巡检使、洛苑使。
2024/08/12
1569
-
王珪(?-1041年),字秉直,河南开封人。北宋将领。少习拳术,尤善骑射,人称王铁枪。十九岁,随亲从军,屡立功勋,累迁殿前第一班押班,擢泾州驻泊都监,累迁泾原路都监,多次击败西夏的进攻。康定二年,参加好水川之战,重伤身亡,赠金州观察使,
2024/07/20
1293
-
郭遵(?-1041年),河南开封人。宋朝将领。年少从军,屡立功勋,迁左侍禁、閤门祗候、延州西路都巡检使。康定二年(1041年),参加三川口之战,兵败被杀,赠果州团练使。
2024/08/11
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