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峡州 编辑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名
峡州,原称“硖州”,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名,北周改拓州置,唐宋延续,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改“硖”为“峡”,而后称“峡州”。
峡州之地,在长江三峡之口,治夷陵(今湖北宜昌),明为夷陵州,即今宜昌。
北周武帝时,改拓州为峡州,因为在三峡之口得名。治所在夷陵县(今湖北省宜昌市西北,唐朝在今宜昌市,宋朝末年在江南,元朝回江北)。相当于今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枝江市。隋朝大业三年(607年)改夷陵郡。唐朝初年,复名峡州。天宝初改夷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峡州。1280年,升为峡州路,相当于今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枝江市。1364年,吴王朱元璋废除峡州路,改为峡州。1376年,峡州改为夷陵州。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