涞滩二佛寺摩崖造像 编辑

重庆市合川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涞滩二佛寺摩崖造像涞滩二佛寺摩崖造像

涞滩二佛寺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合川区涞滩镇二佛寺下殿内。寺中摩崖石佛曾居四川省第二,故名。摩崖造像多开凿于南宋淳熙至嘉泰年间(1174~1204年)。

涞滩二佛寺摩崖造像整体被二佛寺下殿遮盖,在山岩主体和崩裂的巨石间凿宽形成空间,并于南、西、北三面岩壁上摩崖造像。造像共42组1700余尊,石碑及摩崖题刻14通,总分布面积约1200平方米。北岩系造像核心,主尊为释迦牟尼说法像。南岩、西岩上分层雕刻有佛、观音、罗汉、禅宗六组等内容。是宋代时期较为珍贵的禅宗造像,它充分展示了宋代时期佛家艺术,也展示了宋代造像技术的高超,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也为研究宋代西南地区的历史、宗教、民俗等提供丰富的资料。

2006年5月25日,涞滩二佛寺摩崖造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涞滩二佛寺摩崖造像

地理位置:重庆市合川区涞滩镇二佛寺下殿内

所处时代:宋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6-0852-4-042

面积:约 1200 m²

历史沿革

编辑
涞滩二佛寺摩崖造像多开凿于南宋淳熙至嘉泰年间(1174~1204年)。

2017年4月6日,涞滩二佛寺摩崖造像北岩造像本体保护工程开工建设,主要治理造像的金箔病害,彩绘病害,泥塑病害和基岩病害等,于2020年4月30日完工。

2022年2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二佛寺摩崖造像及寺庙建筑基址开展了主动性考古调查和发掘。首次对南宋时期的二佛寺下殿建筑发展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建筑特点

编辑

格局

涞滩二佛寺摩崖造像位于鹫峰山东部山岩上,在山岩主体和崩裂的巨石间凿宽形成空间,并于南、西、北三面岩壁上摩崖造像。岩顶上为清乾隆年间重建的二佛寺下殿,系三重檐式木结构歇山顶建筑,抬梁式梁架,黄色琉璃瓦屋面,整体遮盖全部摩崖造像。造像共42组1700余尊,石碑及摩崖题刻14通,总分布面积约1200平方米。北岩系造像核心,主尊为释迦牟尼说法像。南岩、西岩上分层雕刻有佛、观音、罗汉、禅宗六组等内容。

特点

涞滩二佛寺摩崖造像雕刻有诸多的罗汉造像,约有600余尊,多以群雕出现,分布在北、西、南三面岩壁上。罗汉大者高达2米,小者仅有0.2米。这些罗汉造像形态各异,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摩崖造像以释迦牟尼说法造像为中心,将迦叶、土地菩萨、主位禅宗祖师和众多罗汉禅僧融为一体,巧妙地缔造了一个规模庞大的神宗道场。造像主要采用接近圆雕和高浮雕的形式,形象立体。大佛周身贴金,其他造像亦全身饰以彩绘。背景一般以线刻勾勒出缭绕的详云,并饰以彩绘。

涞滩二佛寺摩崖造像

主要建筑

编辑

北岩

北岩系造像核心,主尊为释迦牟尼说法像,方向140°,释迦牟尼佛通高12.5米,肩宽3.60米,肩厚1.20米,释迦头盘螺髻,面部丰腴,两耳垂肩,面部丰腴,神态安详;身着双领下重式袈裟,左手抚膝,右手举于脸侧着说法印,赤足坐于平台上。左右各立侍阿难、迦叶,后背半环状立十地菩萨,各执法器,释迦肩部以上的后部山岩上雕刻千佛。

释迦牟尼佛

西岩

西岩上雕刻有禅宗六祖的造像,分列于释迦牟尼像两侧,右边为达摩、慧可、僧璨,左侧为道信、弘忍、慧能,这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宋代神宗六祖群像。

禅宗六祖禅宗六祖

南岩

南岩面向大佛,雕刻有达摩、须菩提和弥勒像。达摩居于左侧,赤足侧身而立,通高2.73米,形象似中年女性。须菩提居中,高3.1米,身着交领袈裟,双手合掌于胸前,右手臂夹一竹杖,面容清瘦,仪态虔诚。弥勒佛居右,袒胸露怀,腹身圆鼓,身着大袖交领袈裟,左肩扛一大布袋,左手紧捏带扣,右手叉腰,昂首仰视,面露怨怒。

文物价值

编辑
涞滩二佛寺摩崖造像灵动飘逸,内容丰富,技法纯熟,气的生动,是宋代时期较为珍贵的禅宗造像,它充分展示了宋代时期佛家艺术,也展示了宋代造像技术的高超,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也为研究宋代西南地区的历史、宗教、民俗等提供丰富的资料。

保护措施

编辑
2006年5月25日,涞滩二佛寺摩崖造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涞滩二佛寺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合川区涞滩镇二佛寺下殿内。

二佛寺摩崖造像

交通信息

自驾:从合川区出发经合武公路—涞湖路—涞龙路—涞发街—涞滩二佛寺摩崖造像。

下一篇 育才学校旧址

上一篇 钓鱼城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