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焘 编辑

高丽忠肃王

王焘(1294年—1339年),高丽王朝第27任君主(1313年—1330年、1332年—1339年在位)。小字宜孝,蒙古名阿剌讷忒失里(Aratnašri,又作“阿剌忒实里”,梵语意为“宝吉”),1335年一度改名为卍。 他是高丽忠宣王王璋的次子,受父王禅让继位,先后迎娶三位元朝公主(濮国长公主、曹国长公主、庆华公主)。他在位前期,实权仍在留元的忠宣王手中,后来又面临从弟王暠(元朝沈王)对王位的觊觎。他于1321年到1325年被扣押在元朝,甚至遭遇了元朝将高丽废国立省的危机,不过没被付诸实施,高丽国运可谓不绝如缕。笼罩在这种阴影下的王焘无心理政,在1330年禅让于世子王祯(高丽忠惠王),1332年被元朝复位。1339年去世,葬于毅陵。元朝赐谥号“忠肃”,其子恭愍王加谥“懿孝”。

基本信息

编辑

别名:宜孝(小字)、阿剌讷忒失里(蒙古名)、王卍(曾用名)

所处时代:高丽

出生地:元上都(推测)

出生日期: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七月初七

逝世日期:至元五年(1339年)三月二十四日

主要成就:阻止元朝废高丽为直辖行省

主要作品:《游广明寺》

本名:王焘

信仰:佛教

谥号:忠肃懿孝大王

陵墓:毅陵

身份:高丽国王、元朝驸马

人物生平

编辑

受父禅让

高丽忠肃王王焘生于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七月初七,父亲是高丽世子王謜(后来的高丽忠宣王),母亲是一个叫也速真的蒙古人(追赠懿妃),从其母未被称为公主及生前没有封号来看,应该是王謜邂逅的一个普通蒙古女人。王焘出生的地点似乎也在中国境内,因为当时王謜还在元朝,而在元上都的可能性比较大。大德二年(1298年),王焘被封为江陵军承宣使,后封江陵侯,于大德九年(1305年)十一月随祖父忠烈王入觐元廷。 忠宣王复位后封江陵大君,并陪同父王在元朝居住。

王焘有一个同母哥哥叫王鉴,忠宣王曾为兄弟俩谁能继承高丽王位而感到苦恼,他招来“通经史、究术数”的亲信文臣朴全之,让王鉴和王焘各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出示给朴全之说:“你看他俩谁会统治高丽国?”朴全之不敢回答,忠宣王非要他回答不可,朴全之就说:“观看两君笔迹的话,弟弟会成为国王。”果然,没过几个月王鉴就被忠宣王杀死,王焘便成为高丽王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这是至大三年(1310年)的事。 皇庆二年(1313年)三月二十四日,忠宣王将王焘带去见元仁宗,并请求传位给他,元仁宗予以批准,册封王焘为金紫光禄大夫、征东等处行中书省左丞相、上柱国、高丽国王。 而后王焘随父王忠宣王和嫡母韩国长公主(蓟国大长公主)返回高丽,六月二十六日在开京延庆宫正式即位,是为忠肃王。

尽管忠宣王传位给忠肃王,但实权仍在忠宣王手中,不久后忠宣王赴元定居,依然以传旨的形式遥控高丽朝政,因此在位初期的忠肃王仅仅是个傀儡国王而已。延祐三年(1316年),忠肃王朝觐元廷,透过父王请求下嫁公主,元仁宗遂以元世祖的孙女、营王也先帖木儿之女亦怜真八剌(追赠濮国长公主)赐婚于忠肃王。

被扣元朝

忠宣王不仅是高丽国王,还兼任了元朝所封的沈王,他将高丽王位传给忠肃王,三年后又把沈王王位传给侄儿王暠。忠宣王对这个侄儿的宠爱似乎更胜亲儿,甚至还立他为忠肃王的接班人,许多高丽人也归心于王暠,王暠的野心随之愈发膨胀,迫不及待地要夺取高丽王位。 延祐七年(1320年),元仁宗驾崩,皇太子硕德八剌继位,是为元英宗,忠宣王遭到迫害,流放吐蕃,忠肃王趁机肃清了忠宣王的亲信权汉功、蔡洪哲、裴廷芝等人,试图建构自身的权威,忠肃王的势力“谋改忠宣之政”,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国政紊乱。 沈王与元英宗过从甚密,向元英宗进谗言说忠肃王曾撕毁元帝诏敕,于是元英宗命令忠肃王入朝,忠肃王乃于至治元年(1321年)四月动身赴元。到了元朝后,元英宗就毫不客气地诘责忠肃王手撕诏敕之事,并收缴其国王印,把他扣押在元朝。 其后来高丽调查的元朝使者络绎不绝,更牵出了过世的亦怜真八剌公主的死因是屡遭忠肃王殴打所致,使忠肃王的处境更加危险。 不过因手撕诏敕之事查无实据 ,白元恒、朴孝修等高丽大臣也力辩殴打公主之诬 ,所以忠肃王暂时化险为夷,不过忠肃王本人倒是表现出“无所可否”的态度,导致左右侍臣也颇有动摇。

沈王暠自然不肯善罢甘休,他的党羽蔡河中(蔡洪哲之子)回到高丽,假传圣旨,说皇帝已经钦点沈王暠做高丽国王,甚至公然咒骂忠肃王为”恶王“ ;怨恨忠肃王的权汉功、蔡洪哲等也在慈云寺组织高丽百官向元朝中书省上书请愿,废焘立暠。监察执义尹宣佐、彦阳君金伦等官员拒绝署名,元朝中书省、翰林院等机构也没有受理。 沈王暠一派的柳清臣、潜等人见立暠不成,干脆请求元朝将高丽“立省比内地”。 此议得到元英宗的首肯,打算废除征东行省,改设三韩行省,与其他行省采取同样模式治理,但此事在元廷内部讨论的时候,遭到集贤殿大学士王约 、参议中书省事回回 和前通事舍人王观 等的反对,再加上高丽大臣李齐贤、崔诚之等上书恳求 ,元朝丞相拜住才说服皇帝放弃了立省高丽的念头。于是,高丽躲过了事元以来最大的一次亡国危机,后来忠肃王回国后表示要铭记拜住恩德,每年朝贡时,都要给拜住子孙赠送礼物 。据说还为王约修祠供奉。

至治三年(1323年)八月,元英宗在南坡之变中遇弑,泰定帝也孙铁木儿继位,不仅赦免了忠宣王,而且赐还忠肃王印章。泰定元年(1324年)八月,忠肃王迎娶元魏王阿木哥之女金童(追赠曹国长公主)作为续弦。然而他继续滞留元朝,一个原因是蔡河中、曹頔等沈王党纠集2000多名留元高丽人联名上书元朝中书省,对忠肃王攻讦不已 ,另外泰定新贵倒剌沙又重提将高丽国改为直辖行省之事,因高丽出身的元朝宦官方臣祐对八不罕皇后的疏通加上金怡、崔安道等高丽大臣的力争而没能得逞。 至此,立省风波方才告一段落,忠宣王为此专门派人告祭他父母忠烈王和齐国大长公主的陵墓。 泰定二年(1325年)五月十三日,忠肃王携安童公主回到开京,同日忠宣王薨于元大都。

萧墙之争

忠肃王回国途中,沈王暠前来迎接,并和他一起回到高丽。 当初忠宣王曾令忠肃王宽恕沈王党 ,忠肃王回国后也因沈王党的牵制而无所作为,甚至在泰定四年(1327年)差点上表元朝要禅位给沈王暠,因大臣韩宗愈和李兆年等的阻止而未果。 致和元年(1328年),柳清臣和吴潜又向元朝告状,说忠肃王盲聋喑哑,不亲政事,又说忠宣王原定王暠为忠肃王的世子,但忠肃王却夺了王暠的世子之印及忠宣王赏赐他的田宅,元朝派买驴去高丽调查,忠肃王起初称病不见,买驴亲自进宫质问,忠肃王侃侃而谈,对答如流,买驴乃返元奏报柳清臣等的话实为对忠肃王的诬陷 ,忠肃王也借机清洗了一批沈王党官员。 但忠肃王厌倦政治已深,在宠臣金之镜的劝说下,于天历二年(1329年)十月派他上表元朝,以“久病不能朝” 为由请求禅位于留在元朝为质的世子王祯。 元文宗允其请,于天历三年(1330年)二月册封王祯为高丽国王,是为忠惠王。然而忠惠王上台后就罢斥了忠肃王的近臣,父子顿时反目,忠肃王决定赴元,期间勒令将忠惠王的母亲德妃洪氏(恭元王后)转移乡下,不让她和忠惠王相见 ,又在黄州遇见回国即位的忠惠王,借口胡跪把忠惠王骂哭。 忠肃王这次赴元期间,又娶了元魏王阿木哥的另一个女儿伯颜忽都,号为庆华公主。

因忠惠王荒淫无道及涉嫌勾结流放高丽的元朝皇子妥懽帖睦尔谋反,元廷于至顺三年(1332年)正月三日恢复忠肃王的王位,并派人把忠惠王带到元朝。 至顺四年(1333年)三月,执政的元朝丞相燕帖木儿以备倭为由催促忠肃王回国。 忠肃王复位后,倦于政务,朝政由被称为“三青”的宠臣申青、朴青、李青把持 ,而他本人则沉迷于游豫和狩猎。大臣李齐贤形容忠肃王末年“紫泥之封涂抹于宦寺之手,黑册之谤流播于妇儿之口” ,当时的腐败也就可见一斑了。

至元元年(1335年)闰十二月,元朝命忠肃王入朝。不久后,忠肃王听说忠惠王在元悔过后,为之流泪。 至元二年(1336年)三月,忠肃王北上,却又不愿入朝,故久留西京平壤 ,到冬季因听说元廷又有废国立省之议才启程赴元 ,至元三年(1337年)十二月回到高丽。至元五年(1339年)三月二十四日,忠肃王薨,享年四十六岁,葬于毅陵。至正四年(1344年),元朝赐谥号“忠肃”,后其子恭愍王加谥“懿孝”。

个人作品

编辑

史载忠肃王“善属文,工隶书”。 他爱好作诗,《高丽史》中有多次他赋诗的记录。其作品仅有两首七律汉诗流传于世,其中游开京广明寺诗如下:

独访禅房境转深,赏春台感故人心。

清风北榻青山影,香雾东池绿树阴。

螺点远空千里岫,莺穿丝柳一枝金。

个中异瑞何须问,鸾凤来巢锦绣林。

题安州百祥楼诗如下:

清川江上百祥楼,万景森罗不易收。

草远长堤青一面,天低列岫碧千头。

锦屏影里飞孤鹜,玉镜光中点小舟。

未信人间仙境在,密城今日见瀛洲。

轶事典故

编辑

洁癖

忠肃王有洁癖,在一个月中要用各种香料10多盆、苎布60多匹来洗澡,称之为手巾。宦官时常偷窃忠肃王洗澡用具,但因为总量太大,所以即便被偷走一些忠肃王也不会察觉。

打人

忠肃王动辄对他人施以肢体暴力。他在东宫时,有一位叫李恭的官员多次向他直言进谏,忠肃王竟然为此踢瞎了李恭的一只眼睛,不过即位后念其忠诚,仍然重用李恭,让他观察沈王暠的动静。 据亦怜真八剌公主的厨师韩万福的证词,因为忠肃王宠爱德妃洪氏导致公主妒火中烧,而忠肃王则对公主还以老拳,把她打出了鼻血,后来又在妙莲寺毒打公主,幸被公主随从于侁夫介(也先不花)所救,却造成了公主英年凋谢。高丽君臣则坚称无此事。

自闭症

在经历了与从弟和儿子的权力斗争后,复位后的忠肃王显得更加消沉,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史称“王留燕五年,忧悸伤性,及还国,常居深殿,忽忽不乐,不亲政事”。 他不愿见人,独来独往,连左右侍从都不能接近他。有一个叫李叙的忽赤(侍从)担心忠肃王一个人走在外面会出什么事,便跟在忠肃王身后,忠肃王大怒,将其治罪。百官去迎宾馆迎接元朝诏使,没想到忠肃王早已来到,他们仓皇行礼时,忠肃王把百官全部赶走。 忠肃王虽然在位20多年,死后居然没有任何大臣配享(此外高丽太庙中无人配享的君王还有高丽献宗和高丽忠穆王两位幼主) ,也从侧面反映出他在位时君臣关系的异常状况。

历史评价

编辑

《高丽史》:自烈、宣、肃、惠世历四代,父子相夷,至与之讼于天子之朝,贻笑天下后世。且父子天性之亲,孝为百行之先,而政事之本也,本既失焉,其他无足观者。忠肃晩年,遗弃国事,出舍外郊,信任朴青等三竖,威福下移,若子若孙皆罹凶夭,可胜叹哉!

家族关系

编辑

关系

封号

姓名

备注

父母

父亲

高丽忠宣王

王璋

曾用名王謜

母亲

懿妃

也速真

蒙古人,出身及生平不详,生前无封号,追赠懿妃

胞兄

广陵君

王鉴

原为世子,1310年被忠宣王处死

妻妾

王后

濮国长公主

孛儿只斤·亦怜真八剌

元营王也先帖木儿之女,1319年去世,谥号靖和公主

曹国长公主

孛儿只斤·金童

元魏王阿木哥之女,1325年去世

庆华公主

孛儿只斤·伯颜忽都

元魏王阿木哥之女,1344年去世,谥号肃恭徽宁公主

嫔妃

德妃

洪氏

洪奎之女,1380年去世,谥号恭元王后

寿妃

权氏

权廉(权衡)之女,初嫁全信之子,1335年改嫁忠肃王

儿子

高丽忠惠王

王祯

德妃洪氏所出

高丽恭愍王

王颛

德妃洪氏所出,曾用名王祺

龙山元子

王某

曹国长公主所出,1325年生于龙山,1341年死于元朝

影视形象

编辑

《直指》(2005年MBC创社特辑剧),李政吉饰

《奇皇后》(2013年MBC月火剧),权泰元饰

下一篇 医署

上一篇 理论联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