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卒 编辑
武卒指战国时期魏国的兵制, 制定于魏惠王时,是魏国经过考选和训练的精锐铁甲重装步兵。《汉书·刑法志》:“魏惠以武卒奋。”
引证解释
《荀子·议兵》详述其制度,亦见于《汉书·刑法志》。魏考选武卒,其法:衣三属之甲(上衣、大腿、小腿),手执十二石力之弩,背负箙矢五十个,带三天口粮,头上戴盔,提戈佩剑,半天(从天明到中午)跑完一百里路(约82里。陈梦家推算:西汉的里相当于今417.53米),才得中选。合格后免其赋役,优其田宅。
战国时魏国按规定标准选拔的步兵
中选条件是:身穿三套拥身甲、能拉开十二石的弩、背着能装五十只箭矢的器具、把戈扛在肩上头戴盔帽、腰挂利剑、带三天的干粮半天疾行一百里。是战国时期诸侯国中最强悍的步兵,曾以五万武卒打败秦国五十万大军,创造了世界军事史的奇迹。
入选武卒的,就免除他家的徭役和宅田税,退役后依然享受上述权利。荀子认为此制的缺点是士卒的体力保持不了几年,但优待条件不便剥夺,又不能不补选。于是,受到优待的人越来越多,国家的税收必然越来越少。因此荀子判断:“此危国之兵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