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孙无忌墓 编辑
长孙无忌墓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西北86公里处永寿县渠子乡永寿坊村。唐代墓葬。墓为圆锥形,封土高0.7米,占地面积1840平方米。墓前原有墓碑,现已遗失。长孙无忌原籍洛阳,初为拓跋氏,好学谋略,封齐国公,历任尚书仆射、司空、司徒,唐李治执政时,因许敬宗诬陷被贬赐死。长孙无忌墓现有数处,此墓真伪待考。
中文名:长孙无忌墓
性质: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置:咸阳城
朝代:唐代
面积:1840 m²
形状:圆锥形
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墓
长孙无忌墓现有数处,此墓真伪待考。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西北86公里处永寿县渠子乡永寿坊村。唐代墓葬。墓为圆锥形,封土高0.7米,占地面积1840平方米。墓前原有墓碑,现已遗失。永寿坊村民皆姓长孙,自称无忌是其先祖,成立有文保小组,设有文保员。已划定五亩土地保护其墓,加高封土,植树绿化,墓地围墙及看护房正在筹建中。
长孙无忌墓碑
长孙无忌墓
据《永寿县志》记载,永寿坊村的长孙姓氏相传是唐相长孙无忌后裔,祖籍河南洛阳,唐初来永寿坊。初来者长孙步云,自称是长孙仁的二十四代孙,定居永寿坊村。今长孙姓聚族永寿坊村,分支龙头沟村。同《永寿县志》记载相似,在永寿坊村的村民中流传着另一种关于长孙家族的传说。说是长孙无忌在唐时的朋党之争中被许敬宗、武后一派陷害失宠后,被唐高宗贬到了黔州
长孙无忌墓-记载
长孙无忌墓在距永寿县城40公里处的槐山脚下,有一个名为永寿坊的村子,境内原面开阔,耕地充裕,民众富足,历史悠久,自古闻名。
1,长孙无忌死后,即葬于武隆县江口镇乌江河畔薄刀岭的令旗山下。原江口墓址成为衣冠冢保存至今……墓地规模原占地三亩,主基古朴庄重、楼亭阁工艺精湛,石碑、石狮、石兔、石马排列有序,栩栩如生,然而风雨沦桑,现存墓高5.35米、直径三十米的圆形黄土冢,墓前有明万年历间彭水知县吴元凤立“唐太傅长孙公无忌之墓”碑一方,高一点五八米,宽零点七三米;清乾隆 十一年彭水知县立“长孙无忌之墓”碑一方,高一点四米,宽零点四九米,厚零点一一米;清咸丰十年,彭水邑令建诗碑一方,高一点五五米,宽零点七米,厚零点一米,诗文三十二句,二百二十四字,褒功颂德,堪称缅怀忠良的好诗篇。一九八四年,武隆县人民政府立“赵国公长孙无忌之墓”正碑一方,以示纪念,并定为文物古迹加以保护。
2,1997年8月,黔江地区乌江电力集团在彭水县汉葭镇东门村三组统井关下修建变电站时,挖出了由上下两块粘合起来的沙石碑,两块各长90厘米,上宽54.3厘米,下宽59.3厘米,上盖呈鱼脊棺盖状。石碑下底,镌刻有两行楷书:“大唐显庆五年岁次庚申七月(庚)子朔十日巳酉故长孙无忌墓志”26字,两行竖排。蔡老当即赶往现场,将碑文与陈垣所著的《二十史朔闰表》核对,碑上的年月日干支无误。可以断定,此为长孙无忌的墓志碑。按古代葬俗,上盖刻标题,下底刻写墓志铭,但此碑只有标题,而无墓志铭。长孙无忌墓志碑的发现,不仅证实了他的初葬地在彭水县城东门坡,同时还对他的死年提出了新说:新、旧《唐书》、《资治通鉴》等,都作“显庆四年”;墓志却作“显庆五年”,是否《唐书》有误?今人不得而知。墓碑如今存放在县文管所。最让蔡老感到遗憾的是当初挖出来的陶棺有30层,但都被附近村民所毁坏。
上面的武隆县和彭水县,唐代都属黔州管辖,是相邻的两个县。
其次,陕西又有三处记载——
1、长孙无忌墓位于陕西省永寿县渠子乡永寿坊村北约半公里处。1986年被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竖立署名永寿县人民政府文物保护标志碑一块,建立了文物保护组织和科学记录档案。永寿坊村民皆姓长孙,自称无忌是其先祖,成立有文保小组,设有文保员。已划定五亩土地保护其墓,加高封土,植树绿化,墓地围墙及看护房正在筹建中。
2、出启夏门(即长安城南门),览南郊、百神、灵星三坛。次杜光村。东南历仇家庄。张注曰:庄即唐宦官仇士良别业也。士良死,籍没其家,后晋赐晋昌军节度使安彦威,安氏子孙世守之。士良墓碑俱存,其南为郭子仪墓,西南长孙无忌之墓,碑皆断仆。——出自北宋张礼的《游城南记》
3、源于宋元时留下来的昭陵图,里面明确标注说长孙无忌的墓在昭陵陵园里。
也就是说,陕西这块儿,至少有三处可疑地点,一是长安城南,一是长安西北的昭陵,一是昭陵还要往西北走的永寿县
其实长孙姓源出有二:
1、出自北魏皇室沙莫雄,为拓跋氏所 改。长孙复性本为拓跋氏,为后魏献文帝第三兄拓跋嵩之后。北魏道武帝拓跋圭的曾祖父拓跋郁律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沙英雄为南部大人,号拓跋氏;小儿子什翼健 就是拓跋圭的祖父,拓跋圭建立北魏称帝后,因沙英雄是曾祖父的儿子,就赐他的儿子为长孙氏。长孙嵩后来位至太尉,封为北平王;他的侄子长孙道生屡建战功, 位至宰相,封为上党王。拓跋嵩因有功于魏,世袭为王族大人。孝文帝时,以拓跋姓为魏朝皇族宗室之长门,故改姓为长孙氏。
2、出自北魏之前有长孙氏。据《汉书.艺文志》和《孝经》上记载有长孙顺“长孙氏说”二篇,西汉时期已有长孙氏。
得姓始祖:长孙顺。关于长孙氏的来源有二个说法:一是如《通志·氏族略》和《旧唐书·长孙无忌传》上记载所言,长孙氏出自北魏皇室的沙莫雄,因沙莫雄是南 部大人,号反正跋氏,又是拓跋圭的长子,拓跋圭建立北魏称帝后,沙莫雄就赐他的儿子嵩为长孙氏;二是《汉书·艺文志》上记载有长孙顺,认为在北魏之前早有 长孙氏。总之,长孙氏的得姓历史在2000年上下。长孙氏后人尊长孙顺为长孙的得姓始祖。
长 孙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古代南北朝时期,北魏的王族中有一位叫拓跋嵩,因为功劳大,朝廷封他为王族大人,这个封号可以世代承袭。到了北魏孝文帝在位时,孝文帝向汉文化学习,将拓跋姓改为元姓,孝文帝的姓名叫元宏。而拓跋嵩的后代,就改姓为长孙,意思是王族长门的子孙,这 个姓和王族大人的封号也相呼应。长孙姓望族居济阳(今山东省定陶西北,一说河南省兰考东北)。据《郡王百家姓》记载:长孙氏望出济阳郡。晋惠帝时将陈留郡 之一部分置济阳郡,在今河南省兰考县一带
多数史书记载长孙为洛阳人,且自北魏到隋朝起其家族就与皇室联姻,何至于长孙无忌会出生于偏僻的永寿!
结论:长孙无忌死于黔州
永徽六年(655年),唐高宗终于不顾大臣们的冒死极谏,诏废王皇后和萧淑妃,册立武则天为皇后。因进谏,褚遂良等人被远贬蛮荒,武则天最忌恨长孙无忌,但他不同于褚遂良等,不但是佐命元勋,更是高宗的元舅,要将之搞垮,需要时机。显庆四年(659年),在武则天的授意下,由许敬宗费尽心机,把长孙无忌编织进一桩朋党案,进行恶毒陷害。许敬宗借处理太子洗马韦季方和监察御史李巢朋党案之机,诬奏韦季方与长孙元忌构陷忠臣近戚,要使权归无忌,伺机谋反。唐高宗先是吃惊不信,继而伤心怀疑,命许敬宗再察,然后面对许敬宗足未出户编造的关于韦季方交待与长孙无忌谋反的供词,哭泣道:“舅若果尔,朕决不忍杀之,天下将谓朕何,后世将谓朕何!”许敬宗举汉文帝杀舅父薄昭,天下以为明主之例宽慰高宗,又引“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的古训,催促其下决心。唐高宗懦弱昏庸,竟然不与长孙无忌对质(或者他需要不进行对质),就下诏削去了长孙无忌的太尉官职和封邑,流徙黔州,但准许按一品官供给饮食,算是对元舅的照顾,对当年为其争得帝位的报答。长孙无忌的儿子及宗族全被株连,或流或杀。三个月后,高宗又令许敬宗等人复合此案,许敬宗派大理正袁公瑜前往黔州,逼迫长孙无忌自杀。
长子长孙冲:尚太宗女长乐公主。官至秘书监。冲生子延,延生子(元)冀(追念无忌功劳,复封为赵国公)。次子长孙涣。三子长孙浚。四子长孙淹。五子长孙温。六子长孙澹。七子长孙净。八子长孙溆。九子长孙湛。十子长孙津。十一子长孙泽。十二子长孙润:封金城县子。
长孙无忌的儿子们除了长孙冲曾担任较高的官职外,其余多是因为父亲的恩荫而授与一些较低的爵位和食邑。在长孙无忌遇害十五年后,高宗为其平反,追复了他的官爵,并由其曾孙袭赵国公。但长孙家族并没有因此东山再起,恢复往日盛况,子孙往往也只担任一些中下级官吏。直至唐末,长孙无忌的子孙担任官吏的有:长孙钧为猗氏县令,长孙铸考中进士,长孙铎为知杂侍御史,长孙延为司津监,长孙昕为尚衣奉御,长孙演为长安县令等等。
若以上人物在永寿的族谱中能对上号或许对其修谱有帮助。
唐初的江南道范围太大,后分江南东、西道及黔中道,黔中道治所在今重庆彭水郁山镇。地盘大约为今湘西,桂西北,贵州大部,渝东南,鄂西一代。 黔中道治黔州,领黔、辰、锦、施、巫、业、夷、播、思、费、南、溪、溱、珍、充等州和若干羁縻州。黔州黔中郡,辖彭水郁山、石城(黔江)、洪杜(酉阳龚滩)、盈川(沿河)、信宁(江口)、都濡(务川)等数县。
长孙无忌墓碑
碑身背面
长孙的死因虽保密,但其死讯却天下尽知,黔州官员和许敬宗岂敢谎报?历代史书和彭水许多官员在县志中都有记载葬于信宁。
在许敬宗的严密监视下,长孙的儿子要想偷运父亲的尸骨谈何容易?运回又怎敢埋于永寿坊(偷运是欺君,流放长孙时,其族人或杀或放,永寿坊早成是非危险地,岂非罪加一等想灭九族)?永寿县志漏洞百出,一会儿说是祖上唐初从洛阳迁往永寿,一会儿又说子孙打算偷运回洛阳老家。都是一派胡言。
最大的可能是许敬宗割下长孙的人头回京复命,尸身留在信宁入土为安。待武则天验明头颅真伪后,埋头颅与长安城南。
结论4:昭陵为最后归宿
15年后,获得平反,迁葬在所难免。按长孙生前遗愿以及当时许多前朝大臣的潮流,陪葬在昭陵旁的史书记载应该可信,那么信宁(江口)的墓地实际上还未完工就已经停止修建,徒留衣冠冢和外围巨大的封土堆以及逐渐风化腐朽的木石附件。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