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度激励 编辑
制度激励是一种内生动力机制,是通过规则、制度、文化实现对组织成员的方向引导、动机激发与行为强化,持续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大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和学术共同体,具有自身独特的地位分工、价值活动和行为规范。大学是创新人才最密集、创新活力最旺盛、创新创意最丰富的不竭源泉。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时期,大学理应担当起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支撑和推动创新实践。然而,大学能否真正做到向社会源源不断地输出创新动力,取决于其是否具有学术水准的导向、关注需求的自觉、鼓励创新的机制和持续创新的能力,取决于造就创新性人才这一立学之本,其中尤以激励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制度环境为要。以人为本的制度激励,顺应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合乎法治精神特别是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及方法论层面解决问题的系统性、周延性和可靠性。正因为如此,以人为本的制度激励,成为大学治理的中心环节。
它强调以人为本的制度设计,突出其法规权威和激励功能,一方面高度重视制度自身的草根基础、吐故纳新、自我完善和新陈代谢,一方面从根本上持续激发大学师生员工这一创新主体开展创新活动的内生动力,实现制度功能的边际效应最大化。因此,制度激励是一个动态过程,是制度创新的本质要求,是大学综合改革的根本动力机制。
制度激励的核心理念是依法治理,强调维护制度的法权地位,通过制度设计和文化建立打开所有人的梦想空间,为所有人提供追求梦想的保障。其本质要求是以人为本,注重实现事业繁荣与主体发展的统一,增强主体对制度的认同感、融和度和支撑力。其关键环节是在“摸石头过河”的经验基础上加强理念的顶层设计,突出制度的科学性、有效性和主体自觉性,以及制度落地的整体性、系统性、全面性和持续性。其根本途径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体系,推动大学治理模式转型,真正落实依法治校。其目标追求是形成良好的制度文化生态,强调人与制度的良性互动,进而形成以大学章程为基础,以制度激励为主线,以大学治理能力建设为基本内容的制度文化生态,激发教师的尊严感、学生的自豪感和全体员工的成就感 。
制度激励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