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国安民 编辑
治国安民,汉语成语,拼音:zhì guó ān mín,意思是治理内政、外交,增强综合国力,使人民和平安定地生活。 出自《汉书·食货志上》。
中文名:治国安民
外文名:run the country well and give the people peace and security
拼音:zhì guó ān mín
注音:ㄓˋ ㄍㄨㄛˊ ㄢ ㄇㄧㄣˊ
出处:《汉书·食货志上》
治理国家,使人民生活安定。
《汉书·食货志上》:“财者,帝王所以聚人守位,养成群生,奉顺天德,治国安民之本也。”
明 罗贯中 《三国演义》第三七回:“吾等皆山野慵懒之徒,不省治国安民之事,不劳下问。明公请自上马,寻访 卧龙 。”
《孤本元明杂剧·闹锺馗·第二折》:锺馗,你有何治国安民之法。
原文
治国安民,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yáng)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qióng bīng dú wǔ),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zī),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yáoyì)不兴,年谷丰稔(rěn),百姓安乐。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译文
在贞观九年(李世民的年号),唐太宗对侍卫官说:“以前(隋文帝)刚刚平定京师的时候,宫里面美女古玩,没有一个院子里不满足。(然而)隋炀帝仍然不知足,不断征求,同时东征西讨,滥用兵力武力,百姓不能忍受,于是导致了(隋朝)灭亡。
这些都是朕(皇帝自称)亲眼目睹,因此(我)日夜勤勤恳恳,只希望清白英明,使得天下太平无事。于是才能(官吏)不盛行兵役,年年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治理国家就好像栽树,树的根部不摇摆,才能枝叶茂盛。君主英明,百姓怎么就不能够安乐呢。”
【近义词】治国安邦
【反义词】祸国殃民
联合式;作定语;含褒义;用于统治者。
示例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政府实行了一整套治国安民的措施。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