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灸疮 编辑
医学术语
灸疮,唐宋时代的起泡化脓灸,在《甲乙经》中也有所反映,如第三卷之末提到“欲令灸发者,灸故履底熨之,三日即发也,得发则病愈矣”。
凡著灸疗病,虽然数足,若不得疮发脓出,其疾不愈。如灸疮不发,取故履底炙,令热熨之,三日即发脓出,自然愈疾。
三日自发,脓出即愈,不得疮发,其疾不愈。
灸后过数三日不发,可于疮上再灸二三壮,即发
灸疮,也叫灸创、灸伤。是用艾条、艾绒、艾柱艾灸过程中,在皮肤上形成的水肿或水疱、水泡,进而产生的无菌性化脓现象,对皮肤造成一定难愈合的创伤,形成慢性刺激作为艾灸治疗手段。灸疮是艾灸中的一个常见现象。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