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虚下实 编辑
关于虚实的概念,在中医八纲辩证中是指正气虚于上,邪气实于下的证候。如病人原有怔忡证,心悸无宁时,多由心血虚损而致,属于上虚;但又感染湿热痢疾,腹痛,大便下赤白,一日多次,苔黄腻,这是邪气实于下。
练功中的虚实,与八纲辩证中的虚实完全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所谓“上虚”,是指身体上部(脐以上)轻松虚灵;“下实”,是指身体下部(脐以下)充实有力,下元充沛。不论练静功或动功,都应保持“上虚下实”的状态,这是各种练功方法的普遍要求。
练功时不仅姿势的重心要放在脐下,使整个身体稳如泰山,舒适自然。更重要的是意念意守的部位也在中下丹田,没有特殊病情,不意守上丹田,以避免造成上实下虚的情况,导致练功出偏。
尤其是掌握好上虚下实的要领,通过气功锻炼可以有效地改善病理性的虚实。如老年人由于肾阴不足、肝阳上亢,易出现血压增高、耳鸣眩晕、头重脚轻、走路不稳等上实下虚的病症,尤以急躁易怒、感情冲动的人为甚。经过练功保持上虚下实,可逐渐使上述诸症得以纠正。
另外,画眉的技巧中有所谓上虚下实的原则,指下面的线条是实的,比较浓黑,眉毛的颜色由下至上变浅。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