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晏堌堆 编辑
晏崮堆遗址,位于菏泽市成武县孙寺乡晏崮堆村北,高3米,占地2230平方米,曾经出土陶器、粮食、马俑等汉代文物。根据出土文物以及考古钻探分析,其崮堆为新石器—汉代遗址。1988年该遗址被公布为菏泽市成武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晏堌堆
地理位置:山东省成武县县城东偏南6.6 公里
类别:遗址
山东省成武县县城东偏南6.6 公里处有晏堌堆遗址,傍其而居的村庄以其命名为晏堌堆村,现遗址位于村北,高约3 米,占地2230 平方米。据考古钻探和出土文物分析,当为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遗址。在历史沿革上,晏堌堆曾隶属单县。据民国《单县县志》卷一地理 古迹三十七页记载:晏堌在城北偏西30 里淳于堡,相传为晏子故里。 历史上晏崮堆长期隶属单县。根据单县县志记载:“晏崮在城西北偏西30里淳于堡,相传为晏子故里。” 晏子,春秋时期齐国大夫,一生节俭,政绩卓著,名声显赫。后人整理他的文章形成《晏子春秋》一书。 西周初封郜,此地属郜国:公元前713年,宋国灭郜国,被宋国辟为猎场;是宋国贵族游猎的地方,诗圣李白曾游猎于此。留有诗篇。明清时期,晏堌堆上建有太白楼书有楹联:圣地重游遥望涞沟惊雁起,诗人安在空临晏堌听鸡鸣,曾是文人士仕雅集之处。
晏堌堆
成武县郜鼎集东南有晏堌堆遗址,傍其而居的村庄便以其命村名-晏堌堆。现遗址位于村北,高3米,占地2230平方米。1963年出土文物有陶罐、壶、豆、俑、马等。根据考古钻探和出土遗物分析,为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古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历史沿革上,晏堌堆较长时间隶属单县。《单县县志》载:“晏堌堆在城北偏西30里淳于堡,相传为晏子故里。”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时齐国大夫,仕灵公、庄公、景公。他节俭办事,食不重肉,妻不衣帛,一狐裘30年,名显诸候,后人集晏婴行事及谏诤之言,为《晏子春秋》。晏子使楚是人们交口皆碑的故事。晏子故里究竟何地?此为一说,另一说在今山东高密,两地相去甚远,确值得探讨。
晏堌堆
摘自鲁自成主编《伯乐与伯乐文化》,中国文史出版社岀版,鲍加亮撰文
晏婴
(?-前500年),字仲,善于辞令,谥平,春秋后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爱国忧民敢.敢于直谏,博闻强识,善于辞令,主张以礼治国,为齐国昌盛立下卓越功勋。后人整理其文章成《晏子春秋》一书。
李慕咸
字振寰,号稻坡,清嘉庆癸酉科举人。有李白遗风,诗、词、歌、赋无所不精,性孝友豁达.夭善好施,嘉庆二十五年,佐黄州牧,疏通河道,奖掖开垦.修书院,和睦黎人,深受百姓爱戴。有《涞阳诗抄》、《南征日记》传世。
李超咸
字次班,号堌云,道光辛巳科举人,乙丑科进士,历任建德、镇海、仁和等县知县,兼署严州府分府。甲午年任浙江乡试主考官,升海宁州知州,为官严明,政绩卓异,关爱百姓,成为美谈,为士人歌咏。因积劳成疾.卒于任上。
李氏先茔墓
李氏先茔墓
送族弟凝至晏崮单父三十里
送族弟凝至晏崮单父三十里
雪满原野白,戎装出盘游。
挥鞭布猎骑,四顾登高丘。
兔起马中间,苍鹰下平畴。
喧呼相驰逐,取乐消人愁。
鸣鸡发晏崮,别雁警涞沟。
西行有东音,寄与长河流。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送族弟凝至晏堌单父三十里
上一篇 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