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丹,姬姓,郑氏,名丹,字子革,中国春秋时期郑国郑穆公之孙,后因逃难到楚国,成为楚国的右尹。
2024/08/10
3984
-
陈万年(?—公元前44年),字幼公,汉代相(今安徽濉溪县西北)人,官至右扶风,迁太仆。汉宣帝时任御史大夫。陈万年为御史大夫,与于定国并位八年。陈万年虽为朝中的重臣,且做起工作很认真,但却是一个善于奉承巴结、投机钻营的人,成了后世做人成事的反面教材。
2024/08/06
9079
-
顾荣(?-312年),字彦先。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末年大臣、名士,也是拥护司马氏政权南渡的江南士族领袖。孙吴丞相顾雍之孙、孙吴宜都太守顾穆之子。顾荣弱冠时仕于孙吴,与纪瞻、贺循、闵鸿、薛兼并称“五俊”。吴国灭亡后,与陆机、陆云一同入洛阳,号称“洛阳三俊”。初拜郎中,转廷尉正,历任诸王僚属,封嘉兴伯。顾荣见北方大乱,故弃官南归。后任琅玡王司马睿(晋元帝)安东将军府军司,加散骑常侍。司马睿但凡有谋划,都与顾荣商议。永嘉六年(312年),顾荣去世,获赠侍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元”。建武元年
2024/08/07
1563
-
苻抑(生卒年不详),略阳郡临渭县(今甘肃省秦安县)人,氐族。前秦宗室大臣,封爵范阳公。建元四年(368年),宣昭帝苻坚平定五公之乱,任命苻抑为征东大将军、并州刺史,镇守蒲阪。
2024/08/07
4437
-
韦钟(?~385年),京兆郡(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出身京兆韦氏。前秦时期大臣,历任魏郡太守、青州刺史、梁州刺史、骁骑将军、尚书。京兆韦氏东眷韦穆之孙,南梁名将韦睿先祖。建元十五年(379年)四月,韦钟攻克东晋重镇魏兴郡,俘虏魏兴太守吉挹,牵制了西部晋军。建元二十一年(385年),韦钟被西燕俘虏,最终自尽。
2024/08/07
4603
-
卢珽(tǐng),字子笏,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县)人,魏晋时期大臣,曹魏司空卢毓之子。初仕曹魏,任泰山太守。西晋建立,入为卫尉卿,官至尚书。
2024/08/07
9321
-
司马亮(?~291年7月25日),字子翼,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西晋宗室大臣,“八王之乱”的参与者。魏太傅司马懿第四子,大将军司马师与相国司马昭之弟,晋武帝司马炎叔父。仕魏为散骑仕郎,拜东中郎将,封广阳乡侯。入晋,累封汝南王。历官宗师、侍中,太尉,录尚书事。晋武帝末为杨骏所排斥,出镇许昌。及惠帝即位,杨骏被贾后所诛,入朝拜太宰、录尚书事,与太保卫瓘同辅政。与楚王司马玮争兵权,玮承贾后旨诬亮有废立之谋,杀死司马亮,谥号文成。
2024/08/05
3888
-
梁殊(?~376年),前秦时期大臣,官至尚书郎,初为晋王苻柳的参军。建元十二年(376年),宣昭帝苻坚派遣阎负、梁殊出使前凉,劝说叛秦降晋的张天锡来归。但是张天锡拒绝投降,并胁迫阎负、梁殊,欲使他们屈服,但二人毫无惧色,都被张天锡杀害。
2024/07/30
2114
-
苻晖(?~385年),祖籍略阳郡临渭县(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出生于京兆郡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氐族。前秦宗室大臣,文桓帝苻雄之孙,宣昭帝苻坚庶次子。永兴元年(357年),宣昭帝苻坚即位,册封苻晖为平原公,长大后出任豫州牧,镇守洛阳。建元二十年(384年),累迁车骑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对抗后燕慕容凤、西燕慕容冲进攻,屡屡失败。建元二十一年(385年),受到苻坚责备,羞愧万分,自杀于家中,谥号为悼。
2024/08/07
5320
-
戴渊(269年-322年),字若思,广陵郡(今江苏省扬州市)人。晋朝大臣、名士,会稽太守戴昌之子。风仪闲爽,不拘操行。举孝廉出身,受到名士陆机推荐,授沁水县令。八王之乱时,投靠东海王司马越,授军谘祭酒,历任豫章太守、治书侍御史、骠骑司马,累迁散骑侍郎,封秣陵侯。永嘉初年,归附琅琊王司马睿,任镇东右司马,历任前将军、尚书、中护军等职,颇受晋元帝司马睿信任。太兴四年(321年),授散骑常侍、征西将军、都督六州军事,出镇合肥。王敦之乱时,出任骠骑将军,率军勤王,兵败遇害。太宁二年,获赠右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谥号
2024/08/07
9652
-
楼缓(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赵国人,赵武灵王的大臣。前后侍奉赵武灵王和秦昭襄王两位著名的君王,活动时间跨度有四十多年,投秦后多次损害赵国,将赵王的愚蠢暴露无遗。《战国策》中涉及他的有10篇。主张与秦、楚联合,支持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后于公元前306年入秦。秦昭襄王十年(前297年)秦与赵、宋联合,谋对抗齐、魏、韩三国,由他出任秦丞相。次年三国攻入函谷关,秦求和。在次年被免去相职。长平战后,又为秦入赵,诱赵王纳城讲和,无成而去。
2024/08/06
3103
-
刘峨(1723年-1795年),字先资,号宜轩,单县城南35里刘老家人,清朝大臣。刘峨自幼刚直聪颖,胸怀治国安邦之志。1758年,被选授直隶曲阳县知县,历任宛平知县、顺天府南路同知、永平知府、通永道道台等职。1783年,升广西巡抚,又特授直隶总督。1786年,大名发生劫狱案,大名道台熊恩绶同时被杀害,首犯潜逃,部里奏请给刘峨革职处分,但皇上念其德高望重,下旨留任刘峨。1790年,赐紫禁城骑马。不久,刘峨奉旨进京供职,迁兵部侍郎,晋升兵部尚书,充任庚戌武会试大总裁。1792年,又随乾隆皇帝到热河游幸,被赏戴
2024/08/05
3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