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贲(541~594年),字子征,涿郡范阳(今河北省定兴县)人。北周到隋朝时期大臣,燕郡公卢光之子。略涉书记,精通音律。北周时期,历任鲁阳太守、仪同三司,袭封燕郡公。参与平定北齐有功,迁司武上士,保护大司武杨坚,支持左丞相杨坚夺权即位。隋朝建立后,拜散骑常侍、太子左庶子、左领军卫将军。不满高颎和苏威联合执政,图谋废立太子杨勇,除名为民。隋文帝念及旧情,起为检校太常卿,联合仪同三司杨庆和删定音律。外放治理郢、虢、怀、齐等四州。心怀怨愤,除名为民,不复任用。开皇十四年,卒于家中,终年五十四岁。
2024/08/10
7170
-
郑译(540年~591年),字正义,荥阳郡开封县(今河南省荥阳市)人。北周到隋朝时期大臣,太常卿郑琼之孙,司空郑道邕之子。出自荥阳郑氏洞林房,幼年交好宇文泰,辅佐辅城公宇文邕。起家给事中士,迁左侍上士,迎娶安固公主(萧氏),担任内史上大夫、沛国公。大象二年(580年),联合刘昉矫诏随国公杨坚辅政,迁柱国、丞相府长史。杨坚建立隋朝后,拜隆岐二州刺史。参议定乐,为《乐府声调》。开皇十一年(591年),去世,追赠莘公,谥号为达。
2024/08/10
6548
-
梁睿(531年-595年),字恃德,安定郡乌氏(今甘肃省泾川县东北)人,太尉梁御之子,西魏到隋朝时期名将。梁睿生性聪敏,品行出众。西魏时期,作为功臣之子,抚养于宫中,袭封广平郡公,出任渭秦二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改封五龙郡公。北周建立后,迎娶宜都公主,外放镇守新安,数次击退北齐进攻,拜柱国大将军、光禄大夫、兵部尚书,册封蒋国公。大象二年(580年),平定王谦叛乱,威震蜀地,进位上柱国、益州总管,屡劝随国公杨坚称帝。梁睿作为周朝的旧臣,心中不安,多次申请回到朝廷,在征得同意后回到京师。随后,又以身体不适为由
2024/08/10
8390
-
李询(540-588年),字孝询,原州平高(今甘肃省高平县)。北周到隋朝时期大臣,大将军李贤之子。为人沉深,心有大略。北周时期,起家纳言上士,历任内史上士、司卫上士。阻止卫王宇文直作乱,拜仪同三司、长安令、英果中大夫,颇有军功,拜大将军,赐爵平高县公。跟随名将韦孝宽平定尉迟迥作乱,进位上柱国,册封陇西郡公,监督营造新都大兴城。开皇元年(581年),授襄隰二州总管,迁民部侍郎。开皇八年(588年4月3日),去世,时年四十九岁,追赠秦州都督,谥号为襄。
2024/08/10
4654
-
魏彦,字惠卿,魏钊子,钜鹿下曲阳人也。博学善属文。赵郡王干避开府参军,广陵王羽辟记室,并不行。
2024/07/30
3038
-
卢文纪(876-951),字子持,京兆万年人,祖籍范阳郡涿县(今河北涿州市),出身范阳卢氏北祖第四房,五代时期大臣。
2024/07/30
7992
-
魏叔玉(约623年—705年),字汝玺,巨鹿郡下曲阳县(今河北省晋州市)人。唐初大臣,名相魏徵嫡长子。初授朝散大夫,与唐太宗幼女新城公主定下婚约。其父魏徵死后,婚事取消,迎娶房氏女为妻。继承郑国公爵位,官至光禄少卿。神龙初年(705年),去世,陪葬于昭陵。
2024/07/30
7967
-
皇甫德参,唐太宗贞观年间的中牟(今郑州市的中牟县)县丞,是一位敢于犯颜直谏且矛头直指皇帝的基层小官。
2024/07/30
9317
-
房陵公主(619年—673年6月22日),李姓,名字不详,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时期公主,唐高祖李渊第六女,生母不详。武德四年十一月二日(621年12月20日),册封永嘉公主。贞观中,下嫁左卫将军窦奉节。出轨于杨豫之,惭愧离婚。永徽五年(654年),作为皇姑,改封房陵大长公主,再嫁右卫将军贺兰僧伽。仍旧风流成性,品行有亏。咸亨四年闰五月三日(673年6月22日),去世于九成宫之山第,时年五十五,同年十月四日(673年11月17日),陪葬于献陵(房陵公主墓)。
2024/07/30
8041
-
郑颋(?~621年),字子直 ,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市)人。隋朝末年历史人物。参加李密领导的瓦岗起义,授左司马,迁长史。武德元年,奉命出行,分道招慰州县,不得已归顺王世充,授御史大夫,常称疾不预事。武德四年,秦王李世民围攻洛阳,请求弃官出家,为王世充所害,作有《临刑诗》。
2024/07/30
2204
-
王文度(?~660年),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唐初将领。贞观十九年,从征高句丽,拜水军副都督。永徽六年,从程知节讨打贺鲁。显庆五年,拜熊津都督,镇守百济,卒于任上。
2024/08/10
9051
-
单茂,男,是黄军四杰之一。
2024/08/10
7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