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尚希(534-590年),出自弘农杨氏。隋朝大臣,东汉太尉杨震的后代。西魏时期,得到丞相宇文泰的认可,擢国子博士,累迁中书舍人。北周立国后,历任太学博士、太子宫尹、计部中大夫、司宪中大夫、司会中大夫,赐爵高都县侯。隋朝建立后,拜度支尚书、高都县公,历任河南道行台兵部尚书、银青光禄大夫、兵礼二部尚书、上仪同、蒲州刺史。开皇十年(590年),杨尚希卒于任上,时年五十七,谥号为平。
2024/08/10
3774
-
庞晃(532年—603年3月24日),字元显,榆林郡(今陕西省榆林市)人。西魏到隋朝时期大臣,骠骑大将军庞虬之子。年轻时以良家子身份,成为雍州(杜达)部下都督。投靠大行台宇文泰,授大都督、骠骑将军,袭爵比阳县侯。北周时期,依附于卫王宇文直,出镇襄州。跟随长湖公元定攻打南陈,兵败被俘,经过卫王宇文直赎回,授上仪同三司、常山太守,交好定州总管杨坚。杨坚成为丞相后,进位开府仪同三司。隋朝建立后,授上开府、右卫将军,进爵比阳县公。跟随河间王杨弘攻打突厥,击败突厥军队。得罪广平王杨雄、左仆射高颎,出任怀州刺史,历任
2024/08/10
4671
-
柴荣(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本姓柴,后改姓郭,后仍习称柴荣,邢州尧山县(今河北隆尧)人。五代时期政治家,后周第二位皇帝(954年2月26日-959年7月27日在位)。柴荣出身邢州望族,自少“器貌英奇”,擅长骑射,略通书史及黄老之术,且为人谨慎笃厚,因而被姑父郭威收为养子。早年曾随商人在江陵贩茶,对社会积弊有所体验。在后汉时期,随郭威赴邺都就镇,任天雄牙内指挥使。广顺元年(951年),后周建立,郭威委任柴荣治理澶州。他为政清肃,使盗不犯境。广顺三年(953年),入朝任开封府尹,进封晋王
2024/07/29
5130
-
伊娄谦(535-589年),复姓伊娄,字彦恭,楼烦郡(今山西省娄烦县)人,鲜卑族。隋朝大臣,隆州刺史伊娄灵第五子。西魏时期,凭借门荫入仕,累迁直阁将军。北周建立后,授内侍上士,累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候正。奉命出使北齐,遭到囚禁。北齐灭国后,得以回朝,累迁上开府、前驱中大夫,册封济阳郡侯。隋文帝即位后,担任左武候大将军 、济阳郡公,负责保卫皇城安全。开皇六年,出任泽州刺史,下车布政,宽猛相济。开皇九年,去世,时年五十五,葬于泾阳县石安原。
2024/08/10
8742
-
赵煚(532~599年),字贤通,天水郡西县(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人。北魏到隋朝时期大臣,尚书左丞赵仲懿的儿子。西魏时期,举秀才出身,起家丞相(宇文泰)参军。随攻洛阳之战,受封平定县男,累迁中书侍郎。北周建立后,迁陕州刺史,击败陈朝名将吴明彻,授开府仪同三司、荆州长史,历任民部中大夫、益州长史、天官司会、御正上大夫,加位上开府、大宗伯。隋文帝登基后,授大将军,赐爵金城郡公,历任相州刺史、右仆射、陕冀二州刺史。开皇十九年(599年),去世,时年六十八。
2024/08/10
6026
-
袁充(544—618年),字德符,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隋朝时期大臣。爱好道术,善于占候。初仕陈朝,历任秘书郎、太子舍人、员外散骑常侍。隋朝建立,出任蒙鄜二州司马,领太史令。迎合隋文帝心意,谎称天文,参与废黜太子杨勇。隋炀帝即位,自称天象取媚,得到赏赐万计,迁内史舍人。从攻高丽,累拜朝请大夫、秘书令。大业十四年,江都兵变时,跟着隋炀帝一同被杀。
2024/08/10
4224
-
杨汪(?—621年),字元度,祖籍弘农华阴,曾祖杨顺徒居河东。出身名门望族,一说隋皇宗室,官至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621年为李世民所杀。
2024/08/10
9968
-
郭衍(554~611),字彦文,太原介休(今山西省介休市)人。北周、隋朝时期大臣,曹魏雍州刺史郭淮九世孙,西魏侍中郭崇之子。出身太原郭氏。少时骁勇,善于骑射。仕北周, 依附陈王宇文纯,迁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封武强县公。多次讨伐北齐,平定尉迟迥叛乱。隋朝建立,深得隋文帝亲近,任平凉道行军总管,防备突厥侵犯。开皇四年(584年),开凿广通渠,关东的粮食得以西运,缓解了关中的粮荒。开皇五年(585年),出任瀛州刺史,开仓赈济灾民。迁朔州总管,实行屯田制度,积累军粮。开皇十年(590年),平定陈朝残余势力
2024/08/10
2998
-
皇甫绩(541~592年),字功明,安定郡朝那县(今甘肃省灵台县朝那镇)人。北周到隋朝时期大臣,胡州刺史皇甫道之子。父母早亡,寄养于外祖韦孝宽收养,选为鲁公(宇文邕)侍读。建德元年(572),调为宫尹中士。卫剌王宇文直政变时期,冒死保护太子宇文赟,迁小宫尹。支持随国公杨坚辅政,决断朝廷事务,拜上开府、大将军、义阳郡公。隋朝建立后,历任豫晋二州刺史,建议出兵攻打陈朝,完成统一大业。迁苏州刺史,调理南方社会秩序。开皇十年(590),坚守姑苏,联合司徒杨素平定高智慧叛乱,迁信州总管。开皇十二年,去世,时年五十二
2024/08/10
9678
-
柳裘(?-581年),河东郡解县(今山西临猗)人,南梁、西魏、北周、隋朝大臣,南齐司空柳世隆曾孙,南梁尚书左仆射柳惔之孙,南梁义兴太守柳明之子。柳裘出身世代公卿的士族河东柳氏,初仕南梁,历任尚书郎、驸马都尉,江陵沦陷,柳裘入关,累仕西魏、北周、隋朝三朝,周明帝、周武帝时期柳裘以麟趾学士迁太子侍读,封昌乐县侯,后任天官府都上士,周宣帝践祚,拜仪同三司,进爵昌乐县公,历任御史大夫、上开府、内史大夫。隋朝建立,历任大将军、许州刺史,以曹州刺史致仕。开皇元年(581年),即隋文帝年间,柳裘辞世,谥号安。
2024/08/10
8775
-
骨仪(?~617年),京兆长安人(一说天竺胡人),隋朝大臣。秉性刚鲠,励志守常,介然独立。开皇初年,拜侍御史,处法平当。隋炀帝嗣位后,迁右司郎中,拜京兆郡丞。大业十三年,与阴世师守备长安,被李渊击败后遇害。
2024/08/10
5914
-
和洪,本姓素和,汝南人,鲜卑族,隋朝名将。少有武力,勇烈过人。北周武帝时,屡立战功,授车骑大将军,平定龙州之乱,参与灭亡北齐有功,赐爵北平郡侯,授左勋曹下大夫。参与擒获南陈名将吴明彻,授开府仪同三司、折冲中大夫,平定尉迟迥之乱有功,授柱国、广武郡公,历任冀州刺史、漕渠总管、泗州刺史,累迁徐州总管,卒于任上,时年六十四。
2024/08/10
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