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边令诚,唐代宦官。天宝六载(747年),监高仙芝军,自安西出兵攻小勃律。至连云堡不敢深入,及仙芝破小勃律,乃上奏其功。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又监高仙芝军东征叛军,常干扰军事。封常清兵败,与仙芝共退守潼关,他求高仙芝一再索贿而不成,进谗言于唐玄宗:“常清以贼摇众,而仙芝弃陕地数百里,又盗减军士粮赐。”诬奏高、封二人无故弃地,贪污军粮。旋奉命于潼关监斩二人。后陷于叛军,逃归,被肃宗所杀。
2024/08/11
4373
-
唐玄宗当朝时期(713—739年),宦官杨思勗杀了受贿的牛仙童。玄宗皇帝对这个腐败的官员大怒,降旨诛杀他。根据惯例,这样的官员应当以最残酷的方式杀头。《旧唐书》非常生动地描述了行刑的过程:“内给事牛仙童使幽州,受张守珪厚赂。玄宗怒,命思勗杀之。思勗缚架之数日,乃探取其心,截去手足,割肉而啖之。”
2024/08/11
2874
-
高延福(663年-726年),字号不详,渤海郡蓨县(今河北省景县)人。唐朝时期宦官,高力士养父。出身岭南高氏,早年坐罪,净身入宫。历事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四朝皇帝,担任过宫廷七种职务,忠诚谨慎。开元十四年(726年),去世,享年六十四岁,葬于长乐原。
2024/08/11
3536
-
王建立(871~941年),字延绩,辽州榆社(今山西榆社县)人。唐末五代时期大臣。王建立出身于行伍军佐,骁勇善于骑射。原为后唐代州刺史李嗣源部下的都虞候,因同契丹和后梁作战,屡建奇功,升任镇州节度副使(今河北正定县)、青州节度使(今山东益都县),还朝后,官至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平章事(相当于宰相),充任集贤大学士,封开国公,已俨然为后唐王朝的宿将勋臣。后晋石敬瑭即位称帝后,又先后册封他为临淄王、东平王、韩王,更是优礼有加。
2024/08/11
2615
-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712年9月8日—756年8月12日在位)。垂拱元年八月戊寅日(685年9月8日),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善骑射,通音律、历象之学。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唐隆元年六月庚子日(710年7月21日),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先天元年八月庚子日(712年9月8日),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后赐死太平公主
2024/07/19
5045
-
冯勤(?—56年),字伟伯,魏郡繁阳县(今河南省内黄县)人。东汉时期大臣,弘农太守冯扬曾孙。冯勤初任魏郡(铫期)功曹,颇有才能。经过铫期推荐,入朝任职,深得光武帝刘秀器重,授尚书仆射,主管尚书省事务,历任尚书令、大司农、司徒,册封关内侯。建武中元元年(公元56年7月29日),冯勤去世,光武帝甚为惋惜,派使者吊唁祭奠,赐给棺椁及助葬费用。
2024/08/05
5345
-
虞潭(约263年~约341年),一作谭,字思奥。慈溪鸣鹤(今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观海卫镇)人。东晋时期将领、学者,东吴经学大师虞翻之孙、宜都太守虞忠之子。虞潭清白坚贞而有操守,自西晋末年入仕后,在军中二十余年,相继平定了张昌起义及陈敏之乱,后又协助平定王敦之乱、苏峻之乱。晚年时官至卫将军、右光禄大夫、侍中等职,封武昌县侯。于七十九岁时去世,追赠左光禄大夫、开府、侍中,谥号“孝烈”。虞潭著有《大小博法》、《投壶经》、《投壶变》等,今已佚。
2024/08/07
8644
-
冯亭(?—前260年),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寺庄镇冯家庄)人。战国时期韩国将领,冯姓祖先。曾任上党郡守。公元前262年,秦国武安君白起攻打韩国,占领野王,阻断了上党与韩国本土。韩王决定割让上党于秦国。冯亭不肯,采用驱虎吞狼之计,率领上党郡投降赵国,引发长平之战,冯亭兵败阵亡。
2024/08/11
3804
-
王振(?-1449年),蔚州(今河北蔚县)人。明朝初年宦官。与明宪宗时的汪直、明武宗时的刘瑾、明熹宗时的魏忠贤并称为“明朝四大宦官”。王振本为落第秀才,略通经书,后为教官,中举人,传闻他自阉入宫。他善察人意,受明宣宗喜爱,被授为东宫局郎,服侍太子朱祁镇,被称为王伴伴。宣德十年(1435年),英宗即位,升王振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他以防备大臣罔上为由,劝英宗以重典治国,但因英宗祖母张太皇太后及阁臣“三杨”等齐心辅政,故而不能干预政事。正统七年(1442年),张太皇太后死,“三杨”亦相继老死。在京城东造豪华府第,
2024/08/11
5548
-
李舜举(1033年—1082年),字公辅,汴京(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将军。李舜举是宦官。熙宁(一o六八―一o七七)中领文州刺史,转嘉州团练使,谥忠敏。览书传,能文辞笔札。 在宋夏永乐城之战中战死,享年50岁。 《宋史·宦者传》 有其传记。
2024/08/11
5171
-
李宪(1042年- 1092年),字子范。开封祥符(治今河南开封市)人。北宋宦官、将领。宋仁宗皇祐年间,李宪补入内黄门,升供奉官。在宋神宗时期活跃于西北边境,与王韶收复河州。又击降吐蕃首领瞎木征,并攻克兰州,主持秦凤路及熙河路军事。以功累官至宣庆使,一度兼管财政,节省冗费十分之六。但亦曾一再违犯军令,贻误战机而不断遭到弹劾。宋哲宗即位后,太皇太后高氏临朝,李宪被弹劾“贪功图名”、“罔上害民,贻患国家”,连贬为右千牛卫将军,居住陈州,官终延福宫使、宣州观察使、提举明道宫。元祐七年(1092年),李宪逝世,年
2024/07/20
5408
-
窦神宝(949—1019),北宋时期宦官,他生于宦官世家,但多次随军出征,曾随宋太宗亲征太原,此后又镇守边境多年,与北方与西北少数民族作战,领导了抵抗党项李继迁入侵的灵州攻防战。天禧三年(1019年)去世,终年七十一岁。窦神宝为官精心谨慎,但本性吝啬,家产非常多。
2024/08/11
2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