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天瑞(?―1367年),元末南方红巾军将领。
2024/08/12
2231
-
张赫(公元1324年—公元1390年),临淮(今安徽凤阳)人,明初名将。明太祖起兵时,率兵前往归附。而后屡立战功,晋升为福州卫都指挥副使。期间致力于剿杀倭寇,皇帝嘉奖张赫的战功,命他掌管都指挥印。又开辟海运航道,督促海上运输事务。病逝后,追封为恩国公,谥号庄简。
2024/08/12
3870
-
左君弼,元末南方红巾军将领。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市)人。
2024/08/12
8795
-
俞通海(1330年-1367年),字碧泉,祖籍濠州(今安徽凤阳),后随父迁至巢湖居住。明朝开国将领。俞通海起初在巢湖与赵普胜结寨建水师以御元军。时逢朱元璋起兵反元,他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率水师万余投奔朱元璋,为水师将领,随渡长江,占领集庆(今江苏南京),升秦淮翼元帅。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俞通海率水师攻打张士诚军,迫张士诚之援军退还。后与陈友谅战于鄱阳湖,多次率战船突入敌阵,纵火焚烧陈军战船数百艘。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率军攻湖州(今浙江湖州),占太仓(今江苏太仓)。后进围平江(今
2024/08/07
3713
-
康绚(464年-520年),字长明。华山郡蓝田县(今陕西省蓝田县)人,祖籍康居国(故治今新疆北境)。南北朝时期南梁名将。康绚身高八尺,容貌绝伦,擅骑射,自少便卓异不凡。刘宋末年,为雍州刺史萧长懋幕僚,至南齐时累升为华山太守。永元二年(500年),响应雍州萧衍(梁武帝)举义,随军南下,屡立战功。南梁建立后,因功获封南安县男,并出镇北兖、司等州,数度率军抗击北魏入侵,又派兵讨平郁洲徐道角之乱,深受萧衍信任。天监十三年(514年),康绚以假节、都督淮上诸军事镇钟离,受命征召二十万军民,主持修筑浮山堰,历时两年而
2024/08/12
5088
-
杨大眼(生卒年不详),武都郡(今甘肃省武都区)人,氐族。北魏时期名将。后仇池国主杨难当之孙。杨大眼少有胆量,以行走迅捷著称。北魏太和年间,杨大眼被选为军主,后迁统军。从魏孝文帝元宏南征时,屡建军功。景明初年,南齐大将裴叔业以寿春降魏,杨大眼与诸将率部接应,抢先入城,后以功封安成县开国子、拜直阁将军。后迁征虏将军、东荆州刺史。正始三年(506年)四月,梁江州刺史王茂领兵数万攻魏荆州,诱魏边民及蛮族民众另立宛州,遣其所署宛州刺史雷豹狼等袭取魏河南城。时杨大眼任平南将军,奉命督诸军反击,大破梁军。正始四年(50
2024/08/11
1275
-
昌义之(?-523年11月19日),历阳郡乌江县(今安徽和县东北)人,南北朝时期南梁名将。昌义之少有武干,随南齐大将曹虎征战,多立战功。后留事雍州刺史萧衍,受其厚待,并协助萧衍起兵夺位。南梁建立后,进号为冠军将军,封爵永豊县侯。天监四年(505年),临川王萧宏出征北魏,昌义之率军为前锋,攻拔梁城。后因梁军主力溃败,被迫移军扼守钟离。天监六年(507年),北魏中山王元英率数十万大军攻钟离,昌义之督率三千梁军奋力抗击。随后与赶来救援的韦睿、曹景宗等合击魏军,取得大捷。以功进号军师将军、南兖州刺史,都督南衮、衮
2024/08/12
2254
-
陈埜先(?—1355),元朝集庆(南京)地区的民兵元帅。
2024/08/12
2880
-
张天佑(1314-1356) ,濠州(今安徽凤阳)人,滁阳王郭子兴的妻弟,元朝末年江淮地区红巾军重要将领。
2024/08/12
4834
-
耿再成(?-1362年),字德甫,泗州五河县(今安徽省)人,元末朱元璋麾下将领。至正十三年(1353年),投奔朱元璋起义军。从克泗州、滁州。元兵围六合,耿再成诱敌败之。以镇抚从朱元璋渡江克集庆。先后奉命驻守镇江、长兴、扬州等地,又为前锋,从取金华。与胡大海破石抹宜孙于处州,并镇守该城。治军尚严,士卒不为民害。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处州降将李祐从金华降将蒋英等叛变,被杀。
2024/08/07
9536
-
朵儿只(1304年-1355年),又作朵而只。蒙古札剌儿氏。成吉思汗十大功臣之一木华黎六世孙,脱脱之子,元朝大臣。朵儿只早年任宿卫,至治二年(1322年),任集贤学士。次年,随英宗幸上都,同年八月南坡之变,英宗被叛臣铁失等所弑,朵儿只亦被执,后以其从子朵尔直班求免,得脱于难。天历二年(1329年),袭国王位,赴辽阳就国。至元三年(1337年),国王位为乃蛮台所嗣,次年,迁辽阳行省左丞相。至元六年(1340年),迁河南行省左丞相。至正四年(1344年),迁江浙行省左丞相,镇压汀州义军,元惠宗亲赐九龙衣。至正
2024/08/12
5854
-
刘哈剌不花,江西人,与答失八都鲁齐名,在柳林(今北京通州东南)击溃了毛贵率领的红巾军,保卫了京城,官至河南行省平章政事。
2024/08/12
6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