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延儒(1589年/1593年—1644年1月17日),字玉绳,号挹斋,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今江苏省宜兴市)人。明朝末年大臣,崇祯年间的内阁首辅之一。周延儒自幼聪颖,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连中会元、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右中允、左庶子、少詹事、正詹、礼部右侍郎等职。他善于迎合崇祯帝旨意,于崇祯二年(1629年)十二月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进入内阁。翌年二月加太子太保衔,改任文渊阁大学士,九月升任内阁首辅,加少保衔,进武英殿大学士。崇祯五年(1632年)二月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改吏部尚书,进建极殿大学士
2024/07/30
7870
-
来宗道(1571年10月21日—1638年3月13日),字子由,号路然,明代大臣,浙江杭州府萧山人(今杭州滨江区长河街道)。明神宗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授庶吉士。明熹宗朝充经筵讲官,受其重用。崇祯元年(1628年)五月,任内阁首辅,一月后致仕归乡。历官光禄大夫、少傅兼太子太傅、户部尚书、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七次进阶,显赫一时。
2024/08/14
1951
-
施凤来(1563—1642),字羽皇,一字羽王,号存梅,浙江平湖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进士。殿试第二,俗称“榜眼”。初授编修。天启六年七月,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七年累加至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凤来素无节概,依附魏忠贤,以和柔媚于世。崇祯元年三月被劾,晋太傅去。名列逆案。凤来能为曲,著有《三关记》传奇,叙宋杨家将故事。
2024/08/14
1211
-
黄立极(1568年2月27日—1637年11月2日),字中五,号我范。直隶大名府元城(今河北大名营镇乡黄庄村)人,明代大臣、内阁首辅。明神宗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累官少詹事,礼部侍郎。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八月,魏忠贤以同乡的原因,擢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旋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次年迁武英殿、建极殿大学士,为首辅,以“夜半片纸了当之”一语促魏忠贤诬杀熊廷弼。崇祯帝即位,阉党案定,落职。崇祯十年《明史》将之列入阉党传。有《留笏草堂集》
2024/08/14
2869
-
翟銮(1477-1546),字仲鸣,号石门,北直隶顺天府(今北京市)人,祖籍山东承宣布政使司青州府诸城县(今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明朝中期大臣,官至内阁首辅。弘治十八年(1505)举进士,改庶吉士。正德初年,授翰林编修。嘉靖继位,升为礼部右侍郎。嘉靖六年(1527),升为内阁大学士,以吏部左侍郎入值文渊阁,皇帝亲赐“清谨学士”,以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嘉靖二十一年(1542),銮为首辅,时已加少保、武英殿大学士,进少傅兼谨身殿大学士。嘉靖二十六年(1547),卒于家,谥文懿。
2024/08/07
4984
-
刘吉(1427-1493年12月24日),字祐之,号约庵。北直隶博野(今河北博野)人,明代政治人物,于成化二十三年十月至弘治五年八月(1487-1492)任内阁首辅。刘吉是正统十三年(1448)进士,曾参与编撰《寰宇通志》《大明一统志》《英宗实录》等典籍,并曾为明英宗及其太子朱见深讲读经史。朱见深继位后,渐受重用,成化十一年(1475)成为内阁成员,与万安共同排挤刘珝。明孝宗即位后,出任内阁首辅,任内虽与刘健等阁臣对孝宗多有谏言,但继续排除异己。虽恋栈不退,终以弘治五年(1492)告老还乡,一年后去世。刘
2024/08/14
6764
-
吕调阳(1516年3月20日—1580年1月16日),字和卿,号豫所,广西桂林府临桂县(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临桂区)人,祖籍湖广武昌府大冶县(今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明朝中期大臣、内阁次辅。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进士第二,授翰林院编修。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升任国子监司业。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升任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院侍读,管理诰敕。隆庆年间,历任南京国子祭酒、国子祭酒、南京礼部右侍郎、礼部右侍郎、以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吏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隆庆六年(1572
2024/08/14
1569
-
徐瑛,明代著名大臣徐阶的三儿子。《明史列传第一百一》:阶弟陟,嘉靖二十六年进士。累官南京刑部侍郎。子璠,以廕官太常卿;琨、瑛,尚宝卿。
2024/08/14
6549
-
李士翱(1488年7月2日—1562年2月18日),字如翰,号长白,山东济南府长山县(今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郭里镇)人,祖籍北直隶真定府枣强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明朝中期大臣。嘉靖二年(1523年)进士,授潜山县令,改婺源知县。嘉靖七年(1528年),任山西道监察御史,奉命巡盐两淮,条陈四事,受到明世宗的褒奖。嘉靖十三年(1534年),出任荆州知府,修筑公安、监利河堤,深得百姓爱戴。嘉靖十八年(1539年),改任承天知府。不久升任湖广右参政,分守湖南道。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升任山西按察使,历任
2024/08/14
7076
-
刘焘(1512—1598)字仁甫,号带川。生于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河北省沧州市刘辛庄人。明朝著名抗倭戍边将领。25岁中举人,嘉靖戊戌(公元1538年),26岁进士,精骑射,通韬略。初任济南府推官、兵部职方主事,陕西佥事、监军,屡立战功。1553年,海盗汪直、徐海等勾倭寇入浙江,焘补杭嘉湖副使,转战于浙闽沿海,射杀倭酋迷里只麻、叶明。倭平,加抚察使。
2024/08/14
10053
-
李成梁(1526年-1615年),字汝契,号引城。辽东铁岭(今辽宁铁岭)人,明朝后期辽东将领。万历初期,灭建州女真首领王杲、子阿台部,数次大败插汉部酋长土蛮(图们汗)、泰宁部酋长速把亥;计杀海西叶赫部首领清佳砮、杨吉砮。李成梁有大将才。在整个明朝将吏贪懦,边备废弛的情况下,镇守辽东30年间,率领辽东铁骑先后奏大捷者十,边帅武功之盛,200年来前所未有。但他位望益隆,奢侈无度,甚至虚报战功,为言官所劾。万历十九年(1591年)罢官。其后十年间,辽东边备益弛。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李成梁复职,年已76岁。
2024/07/30
10214
-
张国彦(1525~1598),字熙载,号弘轩,明朝万历年间兵部、刑部尚书,直隶广平府邯郸县城内北门里人(今河北省邯郸市串城街)。张国彦自少魁梧颖敏,非常善于作文。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张国彦考中进士,初授山西襄陵县知县,因政绩显著,升为兵科给事中,旋因父忧归家。后累升礼科都给事中,再迁山西参政、陕西右布政使、江西左布政使等职。万历九年(1581)升顺天府尹,借求雨之机,上书陈述百姓困苦。调任都察院副都御史,巡抚郧阳。不久,升顺天巡抚。以后奉召守关有功,万历十四年(1586年)迁户部侍郎,主管国库和军需
2024/08/14
7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