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孟禄(Paul Monroe 1869-1947),美国著名教育史家、比较教育学家、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授。曾于1913-1937年间10余次来中国调查教育、讲学和从事文化交流活动。1921年9月,由实际教育调查社聘请,孟禄来中国进行了大规模教育调查与讲学。他还长期担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副董事长,参与领导该会工作。孟禄来中国对于改进中国科学教育和科学研究,推动"六·三·三"学制颁行,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Emil Adolf von Behring,1854年3月15日—1917年3月31日),德国医学家,因研究了白喉的血清疗法而获得1901年首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贝林出生在当时普鲁士王国西普鲁士罗森堡县中的一个小村汉斯朵夫(今属波兰)。他共有12个兄弟姐妹,他排行第五。他的父亲是一位贫穷的乡村教师。由于他小时候就已经通过优秀的成绩显示出了他的天才,因此通过不同的奖学金他得以中学毕业。由于他无法继续获得奖学金来读他想读的医学,因此他决定从军,学习军医。作为军医学生他的学期也同
马丁·赖尔(Sir Martin Ryle,1918年9月27日-1984年10月14日),英国天文学家。1918年9月27日生于萨塞克斯郡布赖顿。1939年毕业于牛津大学。1945年到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工作。1957年兼任马拉德射电天文台台长,1959年任剑桥大学射电天文学教授,1952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72年被任为皇家天文学家。1963年研制成功两天线最大变距为1.6千米的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的诞生开创了射电天文学的新纪元。因这一重大贡献,他荣获1974年诺贝尔物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