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凹空细胞较正常细胞大,胞浆空泡状,细胞边缘常存带状胞浆,核增大居中,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染色深,可见双核或多核。
2024/11/13
1184
-
棘细胞层 (stratum spinosm)位于基底层的浅层,由5—10层细胞紧密排列而成,细胞体较大,呈不规则的多角形。
2024/11/13
5482
-
Southern印迹杂交(Southern blot)是1975年由英国人southern创建,是研究DNA图谱的基本技术,在遗传病诊断、DNA图谱分析及PCR产物分析等方面有重要价值。
2024/11/13
4515
-
斑点杂交是指将待测的DNA变性后点加在硝酸纤维素膜(或尼龙膜、NC膜)上,用已标记的探针进行杂交,洗膜(除去未接合的探针),放射自显影,判断是否有杂交及其杂交强度,主要用于基因缺失或拷贝数改变的检测。
2024/11/13
5174
-
原位杂交法是指将特定标记的已知顺序核酸为探针与细胞或组织切片中核酸进行杂交,从而对特定核酸顺序进行精确定量定位的方法。原位杂交法可以在细胞标本或组织标本上进行。另有荧光原位杂交使用DNA或者RNA探针来检测与其互补的另一条链在细菌或其他真核细胞中的位置RNA原位核酸杂交又称RNA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或RNA原位杂交。
2024/11/13
5937
-
疣是由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引起的表皮良性赘生物。临床上常见的有寻常疣、跖疣、扁平疣及尖锐湿疣等。
2024/11/13
9704
-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一种起源于鼻咽部黏膜的上皮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鼻咽顶壁及侧壁特别是咽隐窝。鼻咽癌发病原因包括EB病毒感染,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部分不良生活习惯如大量吸烟、食用腌制食品等也可能诱发该病的发生,颈部淋巴结肿大常为首发症状,中国华南地区、东南亚国家是其高发地区,中国每年约有超过6万例新诊断的鼻咽癌。在病症表现方面,早期鼻咽癌往往不会引起明显症状,进展期可能出现耳鸣、听力下降、鼻塞、涕中带血、头痛等症状及颈部肿块和颅神经麻痹等现象。有关传染性,鼻
2024/11/13
7149
-
乳头状瘤为喉部常见的良性肿瘤,可能与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有关,手术后易复发,易恶变,恶变者多见于中年以上的患者,应警惕。幼儿型喉乳头瘤与病毒感染及慢性刺激有关,青春期后有自行停止生长的趋势。
2024/11/13
6410
-
鼻腔癌(nasal cancer)指原发于鼻腔内的恶性肿瘤,多见于鼻腔外侧壁,如中鼻甲、中鼻道和下鼻甲。起源于鼻腔内侧壁如鼻中隔的鼻腔癌较少见,鼻中隔癌较鼻腔外侧壁癌更易出现颈淋巴结转移。鼻腔癌以鳞状细胞癌和未分化癌多见,其他尚可有腺样囊性癌、腺癌、基底细胞癌、嗅神经上皮癌及淋巴上皮癌等。临床常见鼻出血、鼻塞和鼻腔肿物等症状,易误诊。活检可确诊。治疗选择根据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早期患者首选单纯放疗或手术,晚期采取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
2024/11/13
8163
-
口腔癌是发生在口腔的恶性肿瘤之总称,大部分属于鳞状上皮细胞癌,即所谓的黏膜发生变异。在临床实践中口腔癌包括牙龈癌、舌癌、软硬腭癌、颌骨癌、口底癌、口咽癌、涎腺癌、唇癌、和上颌窦癌以及发生于颜面部皮肤黏膜的癌症等。口腔癌是头颈部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2024/11/13
7103
-
扁桃体癌(carcinoma of tonsil)指起源于口咽两侧壁扁桃体窝内的恶性肿瘤,占全身肿瘤的0.5%。好发于40岁以上男性,发病高峰年龄为40~60岁,男女比例为2~3:1。
2024/11/13
9695
-
喉癌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喉癌指原发部位在喉部的肿瘤,以鳞状细胞癌最为常见。继发性喉癌指来自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喉部,较为少见。喉癌症状主要为声嘶、呼吸困难、咳嗽、吞咽困难、颈部淋巴结转移等。高危人群应当注意戒烟,适当饮酒,做好预防工作。早期发现,早期诊疗对于减轻喉癌的危害非常重要,一方面可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另外有可能尽量保留喉的发音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2024/11/13
1128